第68章(第3/3页)

不缺人,更不缺帮手。

律风这么一个经历过乌雀山大桥、南海隧道的优秀设计师,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等着职称评审,一跃成为新晋高级工程师。

于是,律风闲得发慌,坐在桥梁分院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一边翻设计图,一边查看自己错过的桥梁项目信息。

不到三天,他便收到了翁承先的联络电话。

隧道建设阶段,翁承先作为监督,比当初直接负责跨海大桥要轻松许多。

专业的沉管施工团队,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能够帮他分担无数工作。

也使得他需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翁承先声音温和,状似随意地问道:“你想不想去菲律宾看看?”

这话说得随意,好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律风清楚记得,瞿飞偷偷报了援菲项目,还被老先生提拎去加班,让他努力为国奉献。

翁承先绝对不是心系菲律宾的国际主义善人,更不会突发奇想,问人去不去菲律宾。

律风心里升起困惑,认真问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电话那段沉默片刻,回答道:“菲律宾搞了个中菲建筑交流会,特地邀请了我们南海隧道项目组……”

翁承先补充道:“国家批示了。”

经过国家批示的邀请,意义不同凡响,绝对不只是交流一下那么简单。

律风身在国院多年,懂得每一项批示背后深藏的意义。

那些写在文件报告上的简短文字,不是商量,更不是建议。

而是——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