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3页)

律风记得在全心建筑设计公司参与的每一场不开心的研讨会。

甲方总是用一种瞧不起人的姿态,提出苛刻或者外行的要求。

以前,他常常忍不住出声纠正对方观点,导致甲方怒火中烧。

现在,他只用捧脸坐一旁边听边玩,就能感受建筑师该有的意气风发。

一场协商会结束,全都按照殷以乔的要求办。

林一齐作为项目关联的丙方代表,眼神不断往律风那里抛。

等他客客气气送走腾龙的人,立马蹦跶到律风面前,顶着殷以乔的视线张口就来,

“风哥,乔哥太厉害了!不愧是你师兄。”

夸的是殷以乔,看的却是律风。

林一齐的偏心,令殷以乔心情愉快。

他说:“你们慢慢聊,我把这边的材料重看一下,就去吃饭。”

好像带两个小朋友的大家长,运筹帷幄的精英气质萦绕不散。

林一齐从第一次见殷以乔,就觉得这位建筑师不愧是全球认可的优秀人才。

脾气好、能力强,居然还是律风师兄,他怎么看怎么厉害。

“风哥,你师兄太强了,腾龙的王总虽然不错,下面的负责人一个比一个难搞,但是每次开研讨会我都听得心情愉快。”

林一齐跟律风聊起工作,心里都美滋滋的,“因为,最后肯定都按乔哥的办,省时省力还不费口舌,我简直想拜他为师!”

他一口一个乔哥,喊起来和风哥似的毫无违和。

律风跟他许久没有见面,仍是能从他哥哥哥的呼唤,找回该有的亲切熟悉。

“你一个学英语的,拜什么师?多读点建筑方面的专业书,自然就能反驳甲方的无理要求了。”

律风心里再怎么骄傲,说出口的话也是高冷严肃。

“而且,你最该跟师兄学的,应该是对项目的了解和对工作的负责,他连越江广场铺的每一块鹅卵石地砖的形状、材质、尺寸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你现在能够说出越江广场附近的房屋建筑的选材用料吗?”

不愧是律风,直戳林一齐的弱点。

作为一个英语专业小老板,他们公司就算接下了越江新区民居的设计建造工作,林一齐也实在是分不清楚什么高铝、硅酸盐、石灰石。

“嘿嘿,这些都是陈工他们负责,我在学了在学了。”

他真诚认错,“争取年底考几个证,做一个合格的小老板。”

林一齐承认错误永远快,叫去切砖抹灰也不会拒绝。

但是,律风绝不相信他能考出建筑相关的证件来。

指望他学会,倒不如指望公司好好对待设计师和施工队,做一个有良心的资本家。

于是,他放弃说教,一边跟林一齐闲聊,一边在办公区打转。

林一齐见他一直盯着墙角桌底,便贴心问道:“风哥你找什么?”

“……体重秤。”律风低声叹息,“看看我最近是不是轻了。”

要不然殷以乔怎么单手就把他给扛了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呢?

然而,律风没有如愿找到体重秤。

他和殷以乔、林一齐一起开会吃饭,就能驱车前往越江新区,见到建设之中的越江广场。

春节过后立刻动工的项目,已经有了灰尘扑扑的大致形状,隐约可见波纹般的线条,遍布于安静的广场之上。

律风尤为感慨。

他第一次见到概念图的时候,乌雀山大桥遭受了自然的考验。

现在,乌雀山大桥经受住了考验,成功地打开了进入藏区最短的路线,这座能够成为殷以乔全新代表作的越江广场,也差不多快竣工了。

“越江广场完成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他们话题经过了两个多月,终于续上。

律风曾经震惊忐忑的心情,变得格外坦然。

因为殷以乔的设计变得温柔包容,孤傲疏离的侵略感,在越江广场雏形里变得如同春风般和煦。

他相信,任何人都会越江广场的绝佳视觉效果里敞开心扉,感受到越江流传下来的从未消失的温暖。

“还没想好。”殷以乔收到了不少邀请,却没有一个符合他的期待。

“也许再等等,等越江广场建好交付了,自然就有下一个项目了。”

殷以乔是不缺项目的。

他缺的是创作的激情和欲望。

哪怕越江广场的设计,与他接触过的建筑都不尽相同,也不妨碍他全情投入,从中感受到迫切的倾诉情绪。

他想,这是因为越江桥。

因为这座桥为他定下了基调,指引了方向,才能让他设计得如此畅快自然,灵魂都得到了期待已久的交融。

所以,殷以乔问道:“你呢?下一个项目是什么?”

他十分期待律风下一个项目,能够像越江桥一般,等待建筑师赋予它周围的荒芜以生命。

如果不是乌雀山大桥孤独矗立在荒郊野岭,他真的非常渴望,在乌雀山上,建一座能够眺望桥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