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第3/4页)

看着姬央含着泪不说话,苏姜更是气得胸口疼,“你对他倒是痴心一片,那他对你呢?你就算要一头扎进那坑里,总得自己跳的是什么样的火坑吧?”

苏姜突然低缓了声音道:“你知不知道,谢二娘的生辰八字已经递到沈家那老太婆跟前了?”

姬央猛然抬头,不敢置信地看着苏后。

苏姜再度冷笑,“沈度一边哄着你这个傻瓜,一边却在和谢家议亲,你不知道?”

姬央当然不知道。她突然回过神来,当初沈度许下的诺言是再也不碰其他姬妾,可是这姬妾却不包括正妻在内的。

姬央的眼泪并没落下来,反而像是随风蒸发了一般,她唇角抿出一丝苦笑,往后退了一步,跌坐在椅子上。

姬央抬手摸着自己的胸口,她原以为自己会嚎啕大哭的,可从眼睛到胸口似乎都被掏空了,让她像失了水的鱼一般,连扑腾都那么无力。

“央央。”苏姜有些担忧地唤了一声。

姬央缓缓抬头看向苏后,往前一倾身抱住苏后的腰,将头埋在了她的腰间,苏后一直摸着她的头发安抚,良久后才听姬央道:“母后,你就让我出家吧。”

苏姜的手一顿,将姬央往后一推,“你……”

姬央总算是哭了出来,“不是为了他。母后若是不信,我可以发誓,今生再不复见沈度。”

苏姜气得发晕,“在你眼里,母后就是那种棒打鸳鸯的人?你若冥顽不灵,心里还念着沈度,我也不会阻你。只要你记得母后一直站在你身后,将来你要是受了委屈,还可以再回来。”

瞧瞧,苏后也不是一般人。她越是这样退让,就越是能让姬央知道谁才是对她最好的。

姬央摇了摇头道:“母后,从我点头答应和离的那时候起,我就没想过再回头的。”后来的种种,虽然沈度别有私心,但于姬央而言,也未必觉得女道士不好。

没有了身份的束缚,她想留时便留,想走时便走,只是贪恋如今一切未显时的宁静,若世情真到了兵戎相见的那一日,姬央也就不会有什么遗憾。

要不是有这层心思在里面,姬央再蠢也不至于看不出沈度另外的打算。

只是安乐公主自认想得十分潇洒,在苏后看来却是觉得她在为沈度委曲求全。

“母后,你就答应我吧。”姬央哭道。

苏姜看着自己的女儿,心里一阵一阵发疼,不管她将自己的安乐保护得多好,可别人却并不会像她一样去爱护她。还是会有人狠心地将她的心摔在地上,狠狠碾碎。

“央央,你现在还太小了,将来还那么长。你别觉得自己现在是伤透心再缝不上,过个十年、八年的什么情都会淡的。”苏后怎么可能容忍自己的独生女儿出家。

但也要姬央听得进去才行,“那我到时候再还俗行不行?”姬央一则是真的伤透了心,颇有点儿要斩断情丝的意思,但另一则也是为了怕苏后还要将她许人,以她如今的心情,对任何男子都难再有好感。

苏后劝说再三,但姬央却难得的犯了拗脾气,任苏后怎么说,她嘴里就只有一句,让她出家。

“来人,将公主送去静思殿,她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回来。”苏后喝道。

静思殿通常是宫中贵人闭门思过的地方,姬央只听过却从没去过。她走进殿内的时候,只见里面空空荡荡,只余四壁,其余一切杂物皆无,只殿内正中,从梁上垂下两条铁链,端头各有一个扣环。

“公主,奴婢得罪了。”说话的是苏后身边伺候了十几年的方姑姑,她上前两步将姬央的手套入那扣环里,再拉紧了牛筋制的绑绳。

谁也没想到苏后这一次会发这样大的怒火,平日里安乐公主少了根头发她都心疼得不得了,这回却用上了“刑具”。

“娘娘也是为了公主好,公主过会儿说几句软话,娘娘肯定就心软了。”方姑姑劝道。

姬央没说话。

方姑姑低叹一声,退了下去。出门时,吩咐守在门外的宫人道:“你们灵醒些,公主要是有个不妥,赶紧上报。”

宫人连声应是。

静思殿的确是适合静思的地方,地处会通苑内最偏僻一隅,人迹罕至,连知了声都没有。

静下来之后,姬央心底才涌起许多疑问来,为何她母后明知沈度的事情,却还放任他到永乐宫,继而对她私出会通苑也视而不见?

姬央想不明白,她母后做事总是不太按常理出牌。

魏帝回到会通苑时,听闻苏后将安乐关入了静思殿亦十分惊奇,论起宠溺女儿,苏后要是认了第二,可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这回怎么大反常态?

魏帝径直去了承华宫,他只知道苏后是装病,这会儿一看却似乎成了真病。

“阿妩,阿妩。”魏帝轻唤了两声,虽然因太子的事情,魏帝有许多日子没到过承华宫了,可他毕竟宠爱了苏后十几年,哪能是说放下就放得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