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7/14页)

加上全片的剪辑和后期处理,还有一些镜头的补拍,到了这一年的年底,完整的访谈片终于出来了。出来以后不到一个小时,便由蒋正寒他们学校的官方微博发布——蒋正寒的学校这样大力支持他们,夏林希也找了本校创业会的微博,看在几位校友的面子上,创业会同样选择了转发。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极好的卖点,受众又面向经常上网的年轻人,因此原始阅读量与日激增……加上他们员工的形象令人记忆深刻,终于在不久之后上了一次热搜榜。

与此同时,客户数量开始缓慢回暖。

夏林希坐在蒋正寒的办公室里,思考一阵方才问道:“虽然我们在社交平台有热度,但是客户数量上涨的不够快。”

蒋正寒坐在他的椅子上,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随后移到了夏林希的脸上:“我联系了Iion投资部的高管,明天下午在Iion的会议室见面。”后面补充了一句:“十月份发邮件,没有联系成功。”

夏林希心想,可是信息更迭太快,微博上的相关热度,最多维持两个礼拜,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又是无人问津。

她虽然这么想了,但是没有说出来,依旧鼓励道:“我和你一起去吧,我在会客室等你。”

次日天朗气清,不过天气很冷。此时正值大三的寒假,公司里的几位同学都没回去,仍然奋战在产品第一线。他们一行大概五六个人,提前半个小时到达Iion,前台礼貌接待之后,把他们带到了会客厅,让他们在此耐心等候。

期间蒋正寒要接电话,他独自出去了一趟。

会客厅距离市场部很近,蒋正寒在一个偏僻的位置打电话——电话那头的人是谢平川,谢平川表示,如果公司的资金周转仍然有问题,他可以卖掉自己在美国的房产。

蒋正寒道:“也许今天就有转机。”

谢平川便说:“你们去Iion了?”他自己原来是XV公司的人,曾经无数次拒绝Iion的HR,为了避免遇见从前的熟人,他选择了不参加今天的谈判。

蒋正寒尚未回答他的问题,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巧了,这不是蒋总么?”那人笑道:“我刚刚站在办公室里,往外面一望,看到了你的身影,我还以为自己眼花。”

蒋正寒和谢平川闲聊几句,然后告别挂掉了电话。而在他转身之后,果然见到了秦越。

当下正是腊月严冬,秦越穿着一件单薄的羊毛衫,似乎也并不觉得冷。他独自立在走廊的尽头,来回打量着蒋正寒,最后笑着说道:“你们公司那个微博短片,看得我好想笑,资产萎缩不到千万,却拍了一个访谈。”

蒋正寒上前一步,站得和他更近了,秦越下意识地后退,又想到这是他实习的地方,他凭什么要后退呢?于是他不屈不挠地向前,接着刚才的话说:“你知道什么是公开平台么,为了炒作产品的热度,不惜让自己的员工卖脸,你让夏林希这样曝光,我觉得你对不起她。”

蒋正寒笑了一声道:“假如你看完了短片,会发现夏林希没有出镜。”他左手插在衣服口袋里,态度和语气都很冷淡:“没什么事我先走了。”

秦越的确没有看完短片,一个白手起家的草根公司,内部的营业额每况愈下,却被拍出一股子热情积极的感觉,这一系列的强大反差,让他心底生出由衷的厌恶,就仿佛蒋正寒他们在骗钱。

他想当然地认为,夏林希也在视频里,不过没有耐心去找——当然这一件事并不重要。眼见蒋正寒快要走了,秦越跟在后面拦住他,接着询问道:“你的公司开了快两年了,现在经营不下去了吧。”

秦越说得都是实情。

假如他们启动资金充足,目前并不会如履薄冰,然而“缺钱”仿佛一个诅咒,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始终跟在身后,一直如影随形。

秦越见蒋正寒答不上来,显然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他顿时好像放松了一般,脸上也露出一个笑。他倚在窗台的位置,仿佛商业谈判一般,提出一个交换条件:“蒋正寒,你也是一个生意人,我有一个不错的提议。距离我们毕业都几年了,我还是很欣赏夏林希,你让她陪我几天,我给你写一张支票吧,我们都是高中同学,就当我自愿帮你。”

为了让蒋正寒答应,他又强调了一句:“我什么也不做,就想和她聊聊天……”

秦越的话尚未结束,蒋正寒敲了敲窗台道:“你有话和她说,我可以转告。”他抬起自己的左手,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发现还有十多分钟,因此他也不是很着急:“至于你的支票,留在会所更适合。”

当一个人掉入困境,理应对救命稻草抱有感激,秦越没想到蒋正寒会呛他,一如当年他告白夏林希,不久便被蒋正寒找上了门——这一系列的念头,终于让他考虑起,蒋正寒为什么会出现在Iion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