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第2/2页)

太医院都不敢下结论,元春不是太医,说了乾元帝也不会相信,只会以为是端妃给他下毒之后的后遗症。

端妃下的毒,女子就是解药。

乾元帝身上的丹毒都是他自找。

其实也不是很严重,从现在开始,不在乱吃丹药,他又不能御女,八十四岁活不了,七十三岁好活。

但是吧,乾元帝从现在开始练习武功,不能长寿,却能健体。

无奈,乾元帝只想长生,不想健体。

元春也没办法了。

因为元春十三水泽都反对乾元帝吃丹药,乾元帝忽然开始频频召见几位老王爷,其中就有忠靖王。

这般一来,忠靖王跟长春子混得烂熟。

七月初,乾元帝忽然再次封闭了无逸殿,西平与水泊再次失去了父亲的疼爱。

元春神识查看,发现无逸殿忽然间多了几十名道士,随之也增加一百多美女。

长春子夜间给元春传递消息,言称乾元帝征召了许多的道士帮着他炼丹,并且重新启用他当初的提议,从青楼找了训练好的清倌人进宫治病。

元春索然取缔官眷没入教坊司,保不住有些猪狗不如的父母要卖儿卖女,故而,京都依然存在青楼与兔儿行。

而且,这个替乾元帝采集美女的负责人就是忠靖王。

然而,忠靖王采选的清倌人并非是真正的清倌人,竟然暗藏几名刚刚患病的雏女支。

这几雏女支,已经跟乾元帝短兵相接,嬉戏了。

忠靖王并不知道乾元帝萎了。

他这是包藏祸心。

这事儿对于元春水泽母子们已经是忍无可忍。

太后若是得了藏病,还有脸活吗?

元春决定拔除忠靖王府,虽然他是君命难为,但是,他的存在威胁了水泽,元春不能饶恕。

元春说服长春子,让他揭发忠靖王阴谋夺嫡。

证据就是那一块原本就该销毁的玉碟。

长春子的回报就是长春观成为救苦救难的化身,因为救助灾民,被赐封为天下第一道观,并允许,长春子在十三行省传道,建立下属道观。

当然,不是现在,等到严冬来临,长春子出面求助灾民之后。

八月十五,乾元帝在元春与水泽西平水泊母子们先后请示之后,终于答应阖家团聚,顺便大宴群臣。

宗室王公,清贵诰命齐齐一堂。

乾元帝指定忠靖王主管内务府,负责皇宫的酒宴安排。

这可真是神来之笔。

宴会上,长春子忽然打翻了乾元帝的酒盏,检举忠靖王谋反。

忠靖王被十三摁在地上的时候,整个人都在发懵。

太医检查出了酒水中的确有毒之后,乾元帝也懵了。

长春子自然也被压住了,乾元帝这般时候谁也不敢信了,让他奶兄钨纲审讯长春子。

长春子说的有鼻子有眼,忠靖王知道陛下吃了丹药中了丹毒,以此威逼他里应外合,谋害上皇,再嫁祸给太后与小皇帝。

钨纲去了宗人府查看,果然在桂子下面找到了一块早就该销毁的玉碟。

水渭系原太子妃端妃嫡出。

这种事情自然不能是一面之词,忠靖王在接受审讯的时候忽然发疯了,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当初高祖兴兵,大家伙子都有功劳,说好了共享锦绣江山,结果呢,世袭的王府一个个被拔除。

他说了实话,准备在干掉太后与小皇帝之后,扶持水渭登基,反头以此威胁水渭册封他为摄政王,水渭成为儿皇帝,任他予取予求,掌控朝廷,适当的时候,学习曹操,让水渭禅位给摄政王。

大月朝禅位不稀奇,嘉和帝的帝位,乾元帝的帝位不都是这么来的?

都是姓水,依然是大月,群臣肯定能接受。

这般证词,钨纲吓坏了却不敢不禀。

乾元帝亲自审问:“置朕何地?”

忠靖王傻笑:“你吃了丹毒,中了梅毒,活起也是废人,既然不喜欢皇位,索性换人来做呗。”

梅毒?

乾元帝当即气得吐血。

十三见状,气得差点疯掉了,屏退左右,让太医诊断。

白院正根本不敢切脉,跪地哆嗦,乾元帝那处起了红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