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第2/2页)

元春十分讶异:“为何呢,你是公主,即便招赘驸马,也不敢限制你,并不耽搁你为官。”

水清莲道:“一旦招赘,我就要替他生子,就不能如眼下这般洒脱,想去哪儿就那儿,想跟谁来往就跟谁来往。”

元春道:“你不想有孩子吗?朋友总会有离散的时候,血脉才是一辈子羁绊,你老了也就没了含饴弄孙的乐趣。”

水清莲道:“年纪大了之后,若是喜欢孩子,儿臣可以去惠民署□□,或者,我可以养面首。”

元春震惊之余,给她提一个要求:“等到太皇太后仙逝之后吧,真有那一日,我建议你签订婚姻协议,他支持你就过,那一日变了就按照协议和离。只要不是圣旨或者懿旨赐婚,和离也很容易。”

水清莲闻言十分诧异,双眸晶晶:“太后娘娘,您,您懂得新婚姻法?”

元春摆手:“哪有什么新婚姻法,本宫到是想制定新的婚姻法,难度很大,上皇都不支持,确认女子有和离休夫的去哪里,有立女户的权利,已经是皇室最大的让步。并且,我也不提倡男女不成婚就随便野合生孩子,唐朝那种婚姻观念太前卫,太糜烂,不值得提倡。

家庭动荡,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家庭和谐,家族才能兴旺,社会才能和谐安定。”

修真界的道侣,也要讲究忠贞,纳娶小妾,也需要正房允准,宠妾灭妻,双方的家族与宗门,就会分崩离析,甚至血流成河。

修真界讲究心念通达,委屈求全休不成仙。

虽然元春不允许水清莲摆明车马养面首,水清莲还是很高兴,觉得元春这个太后的婚姻观念可以挽救。

她对于促成新的婚姻法,充满信心。

元春却在水清莲走后暗自庆幸,亏得没把水清莲撮合给许绩,不然,许绩这个新政的拥戴者怕是要成为新政的阻碍着。

世上没有哪一个男人愿意戴绿帽子。

元春也想起太皇太后所言,女子太能干也有弊端,不服管教了。

但是,元春不后悔,万事万物都有弊端,不能因噎废食。

再三思考之后,元春决定跟水清莲好好谈谈,剖析利弊。

翌日,元春再次宣召水清莲,郑重的警告道:“你昨日那等婚姻观念,烂在肚子里,绝不能宣旨之口,不然,那些朱子学说的拥趸者,肯定会借此攻击新政,攻击女官。我不想因为新政儿流血,也不想新政无疾而终。

你若是想保持眼下畅意的人生,就要切记我之训教,不要给人攻击你的口实与把柄。本宫希望你平安喜乐,不希望你落得商鞅主父偃的下场。”

水清莲脸色青白交加,出了一身冷汗,她跪地承诺:“娘娘宠爱,儿臣铭感五内,儿臣一定谨言慎行,不给天后娘娘抹黑,不给新政抹黑。”

元春这才安心:“起来吧,也不要太过惊惧,只要你行的端,坐的正,不让那些老学究抓住明晃晃的把柄,本宫保你无忧。”

八月中秋过后,贾瑚限制了马市上粮食的买卖。

因为多年来贾瑚对于边关的稳扎稳打,鞑靼没有捞到多少便宜。

朝廷因为鞑靼的无理要求,决定对粮食进行封锁,北方的鞑靼狗急跳墙,开始加大了骚扰边界频率,双方多次交锋,各有死伤。

因为贾瑚早有准备,边关修筑了大量的城堡共事,斥候也很得力,往往在敌人那边才刚开拔,我军就得了消息,守军就会迅速驰援,转移百姓,打击敌寇。

百姓虽有死伤,也不是被屠杀,多半都是战死。

像是从前那般动辄整个村庄的粮食女人被抢空,男子屠尽的事件,并未发生。

这也跟边民积极参加骑射训练有关,战争一起,彪悍的女子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再有守军反应迅捷,极大的保护了边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泽决定带着水泊出巡边关。

乾元帝这回出关了,支持水泽,并决定暗中跟随儿子出巡。

元春终于认识了战争对于男子的吸引力。

乾元帝避世八年,终于被鞑靼勾引出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