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林妹妹立功(第3/3页)

黛玉如法炮制,伤了女匪的膝盖,女匪被捉住了。

黛玉是暗地下手,这功劳变成了林如海的了。

十四丢失,四爷觉得很丢脸,根本没有声张。

这样暗中把人找回来,算是保全四爷的颜面。

再者,十四一旦出事,四爷这辈子的英明丧尽,只怕什么也甭想了。

故而,四爷对林如海十分满意。

这事儿是七月初的事情,京都不知道,却是嘉和帝没有公开。

除此之外,林如海还把这些年查获的有关盐场漏税,官商勾结,没上鱼鳞册私田,都给了四爷。

四爷凭着这些证据,追缴了税款五百万两,除了救灾还带回京都四百万两。

四爷想要奖赏林如海。

林如海借机会功成身退,表示自己身体被下毒后,一直没有康复。

他所以待在江南,就是因为嘉和帝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如今心愿了结,想要回京调理身体。

王朝的好大夫都在京都。

四爷答应林如海,让他在礼部与国子监翰林院随便挑一个职位。

林如海选择进入翰林院。

翰林院是闲差,便于照顾妻女。

这次回京,贾赦得个口头表扬。

贾瑚剿匪有功,晋升正四品游击将军,统领千人,镇守西郊。

大月朝重文轻武,武官在朝廷没什么发言权。

然,今后皇帝叫大起,贾瑚有资格上朝。

如今的荣国府,从荣公贾代善到孙子贾瑚,拢共四人位列朝班。

而且文武双全。

贾政虽然只是鸿胪寺卿,没有什么实权,他只是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但是,他却是科班出身的正四品。

眼下的荣府,真正可谓笏满床。

马尚香正在恭喜小花精。

皇后却笑道:“淑妃的消息的晚了,暂代领侍卫大臣荣国公,刚刚在御尚书房卸职了。”

小花精一早知道,祖父如今把贾瑚看的比自己还重。

一上朝,贾府的人占了半边。

太扎眼了。

小花精正在思考是不是跟着祖父一起请辞?

忽然间,锦衣卫再次铁骑四出,开始抓捕人犯。

却是锦衣卫顾言,已摸清了白莲教在京都的暗哨,也知道了所谓的师爷是谁。

因为害怕四爷十三十四在江南遭受报复,故而隐忍不发。

如今钦差回京,锦衣卫开始围剿反贼。

却原来,京都最著名的百花醉是白莲教的京都分舵。

那些技艺高超的清官儿,就是白莲教的教徒。

四方当的大查柜,竟然是白莲教的师爷。

专门替白莲教打探消息,提供钱财。

最让人吃惊的是,北城的城门尉,竟是白莲教的分舵主。

她在京郊的一座三百亩的庄园,里面的佃农,竟都是白莲教信徒,供奉无生老母。

白莲教号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但是,白莲教总会利用天灾人祸,以朝廷不义,示百姓为刍狗,唆使百姓暴-起义,对抗朝廷。

白莲教几乎三五年爆发一次,致使许多百姓死于非命,朝廷靡费大量的军费。

朝廷对于白莲教教徒恨不得寝皮饮血。

但是,他们裹挟百姓,隐于民间,民匪不分,难以剿灭。

百官等着白莲教的后续,结果,四方当的大查柜吞毒自杀。

倒是百花醉的一位清倌人受刑不过,交代了一件事情。

他们在四皇子十三皇子出京之后,勾引了两王府的长史,承办了王府的采买,在送菜的时候,给厨房下了恶疾。

端王府因为两位小皇孙受宠,养在王妃院子里。

他们无法渗透。

故而,两位小皇孙逃过一劫。

小郡主的母亲不受宠,吃了大厨房的糕饼。

这一查,四皇子气得鼻子生烟。

端王府大厨房三个厨娘先后病倒告假,被人送去城外庄子上养病,却没引起王妃的注意。

小郡主水清是第三次下药方才中招。

端王妃被嘉和帝下旨申斥,罚奉一年,禁足半年。

王府的中馈由侧妃吴氏掌管。

平郡王妃进府怀孕,她父亲对嘉和帝有功。

府里没侧妃,防范松弛。

水潡中招。

嘉和帝把孙子抱给敏妃,没再处置平王妃,却是一次给十三皇子赐下两位侧妃。

一位是大理寺卿之女乌云。

一位是步军衙门参将之女程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