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走起,贾司言(第2/3页)

皇后娘娘却没有当场答复。

命人把罗氏母女送去宫正司,等候嘉和帝的裁决。

小花精很同情罗氏母女,她还没有修炼到喜怒不露形色,被皇后娘娘看出来了。

皇后问道:“贾司言,你怎么看?”

小花精本来就气愤愤,闻言便冲口而出:“胡家上下都不是东西,尤其是胡橦,若非罗家,他即便不会客死他乡,也会大伤元气,误了考期。

机会稍纵即逝,他焉有如今的高官厚禄?

他若公正无私,有感恩之心,胡夫人岂敢磋磨罗氏?

他儿子又岂敢偷娶表妹?

按照微臣的心意,胡家上下,除了罗氏母女,全部发配漠北,让他们去爬冰卧雪做苦力,最好还加上一条:遇赦不赦!”

正月十六。

嘉和帝叫大起,公议胡家欺君罔上之案。

金銮殿顿时成了辩论场。

有人说大丈夫不拘小节,后宅的事跟官场无关。

御史却死咬胡橦忘恩负义背信弃义,治家不严无颜牧民!

嘉和帝是皇帝,也要尊重大臣们的意见。

胡橦罢黜官职,遣返原籍。

胡橦长子与表妹,仗责四十,发配漠北苦寒地。

胡夫人褫夺二品诰命,贬为庶民。

皇后娘娘因她花言巧语,意图蒙蔽,赐她掌嘴二十,教训她今后要谨言慎行。

胡夫人进宫的时候威风八面,端方华贵。

十几天下来,已经满头白发。

此刻被掌嘴,牙齿脱落,满口鲜血。

小花精等宫正司打完了,方才转述皇后的训斥:“庶人曹氏,饮水不思源,罔顾人伦,信口雌黄,赐掌嘴二十,以示警惕,望改过从善,不枉为人。”

曹氏荣耀半生,气得差点要爆炸,双目怒瞪小花精。

小花精将那日荷包还给曹氏,问道:“夫人是不是没听懂皇后娘娘的训教?

看在你给我五十两赏赐,微臣好心提点一句:皇后娘娘的训教之意,你生而为人要善良,望今后知错改错,学着做个人吧。”

曹氏没有什么文墨,却能听懂这话。

先有贬谪掌嘴,后被唾骂不是人。

曹氏脸皮再厚,也晕厥了。

傅尚宫与小花精奉命到锦衣卫诏狱,拦截胡橦,转述罗氏和离之意。

傅尚宫与小花精是奉皇后之命。

胡橦跪地听训,却坚决不同意罗氏和离。

他悔恨不已,痛哭流涕,说是有愧于心,今后会报答罗家的恩情,善待罗氏母女。

胡橦这话是真心。

他跌落尘埃,终于醒悟:这一次祸起萧墙,不是罗氏的责任,完全是妻儿骄横之过。

他也有失察纵容之过。

皇后娘娘只能表示遗憾了。

罗氏却不再信任公爹,胡淑娟也不信任祖父。

祖父若是真的有祖孙之情,为何十年时间不闻不问?

罗氏认命,跪辞谢恩。

胡淑娟忽然朝着皇后娘娘跪拜:“民女叩谢皇后娘娘眷顾,民女厚颜,有不情之请,望皇后娘娘准奏。”

在场之人俱皆吃惊,不知胡淑娟所为何来。

清官难断家务事,皇后娘娘尽力了。

胡橦虽然被贬,依然是陛下的宠臣。

其中还牵扯四皇子妃。

皇后娘娘不可能置身险境,替罗氏做主。

皇后娘娘的面色变了几变,决定听听胡淑娟如何说法。

“准奏。”

胡淑娟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民女长到十四岁,并无半点报答,却连累母亲受苦,父亲发配。

虽非民女之本愿,却难辞其咎,心中愧疚。

民女愿意入宫服役十年,以赎父亲发配之罪。望皇后娘娘恩准。”

罗氏闻言大惊:“不要,你父亲只是捐官,你入宫选秀,只为你祖父官高爵显,如今你祖父罢官,你选秀的资格,肯定会罢黜。”

女儿都是为了她。

胡橦虽然罢官,势力不容小觑。

次子女婿都是大官,亲家也是显贵。

她和离不成,胡家有千万种办法,整得她生不如死。

女儿这是为她求一条生路。

只要女儿在宫中,胡家就不敢轻易整治罗氏。

皇后娘娘却看出了胡淑娟的深意。

她无论求情成功与否,都能落得一个孝女的名誉。

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她祖父的怒火。

这又是一个精明的丫头。

皇后娘娘看向小花精。

世人都同情弱者,小花精也是如此。

她一直密切关注胡家的案件:“微臣看过胡家的判决,有罢官,有流放,却并未对胡淑娟的秀女资格做出判决。

目前为止,胡淑娟依然是在册秀女。”

这件官司因为嘉和帝态度暧昧,小花精曾经写信给祖父询问。

祖父没给答案,只是告诉孙女,云贵总督跟湖广总督是亲家。

云贵总督是谁呢?

他是四皇子的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