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伴读(第3/4页)

结果太医却说,孩子发育不良,脉搏十分微弱。

雅惠那个女人是个狠心人。

原本孩子应该八月出生。

她竟然偷偷加大安胎药的剂量,同时减少营养的摄入,给她养胎的人参燕窝,她都偷偷倒掉不吃。

以至于,这个八月应该出生的孩子,挨到十月底方才出生。

若非是太医开了催生的药,只怕还要延迟下去。

贾赦整个气疯了:“你这个疯子,你再是延迟孩子出生,还能一辈子不出生?”

冬月初,府里都知道了,大房的翠兰姨娘生了个女儿。

据说生下来跟小猫似的,打了都不知道哭。

贾母就疑惑,难道也是跟元春一样的聪敏?

元春生下来也是打了都不哭,一味的酣睡。

这个又是这般。

结果,这个二姑娘是真的傻乎乎。

一天不给吃的,也不知道哼哼一声。

她还不知道吮吸,要把奶水挤出来给她滴进嘴里,她才知道吞咽。

贾母担心得很:“怕是个傻子吧?”

小花精去看了一次,孩子不是傻子,却是十分虚弱,几乎没有力气吃奶。

她不忍心,也不敢使用治愈术。

这个孩子太虚弱了,又不知道有没有灵根。

小花精好几次悄悄给二姑娘喂了莲藕汁儿。

没有浓缩的莲藕汁儿,灵气稀薄。

但看这个二姑娘的造化。

结果,这个二姑娘是个有命的。

满月之时,她竟然慢慢强壮起来,可以自己进食了。

贾母感叹:“这正是各有各命,多少强壮的孩子夭折,她只剩下一口气,竟然熬出一条命。”

至于雅惠,小花精从没听说过她。

元春的名字是祖父亲赐。

二姑娘落地,贾赦也不敢告诉父亲。

贾代善也不理睬。

贾母更不理睬。

孩子搁在荣庆堂偏院养着。

翠兰也不敢自个起名,求了张氏:“太太,这孩子都满月了,也没个名字,称呼起来也不方便。”

张氏便给起了个名字叫迎春。

王氏得知很不高兴:“你大伯母就是故意恶心人。

你祖父祖母都不理睬,她偏偏充能。

那丫头是个什么东西,竟然跟你这个嫡出的大姑娘一起排行?”

小花精道:“没有关系的,她名誉上的母亲是大伯母,跟我一样排行没有问题啊。“

王氏道:“你不懂。

荣府的姑娘嫡庶可是区别大了。

你四姑姑叫贾敏,这个敏字就是文字辈。

你还有三个姑姑是庶出,就不从文,而是从女。

三个人是婧,娆,婉。

只有你是姑姑是嫡出,才得了个跟兄弟们一样的敏字排行。”

小花精一听这话顿时笑了:“您也说了,从文是兄弟的排行,哥哥们可是玉字旁,又不是从春字儿。”

王氏顿时笑了:“这也是。”

瞬间又蹙眉:“你莫要混淆视听,虽然你上族谱叫贾瑗。

可是,平日里都叫乳名,哪个叫大名?”

小花精道:“正是这话,祖母叫我元姐儿,叫妹妹迎姐儿,外头谁知道呢?”

小花精一再安抚,王氏还是不高兴好些时日。

然后,除夕夜,贾代善自宫廷回府。

嘉和帝拟定了皇子的伴读。

贾瑚要进宫伴读。

王氏起初很是郁闷。

然后,听公公安排说贾珠代替贾瑚进入国子监。

她又高兴起来。

国子监虽然不能结识皇子,却能跟京都的贵公子结交啊。

张氏也因为儿子进宫高兴。

张家大老爷如今也在御书房任教。

贾瑚进宫有舅舅照应,再不会有事。

故而,公公安排贾珠进国子监,她也没有异议。

王氏觉得张氏很识趣,越发高兴,对于迎春取名这件事情,再不提了。

小花精悄悄念声阿弥陀佛,总算是耳根清净了。

王氏天天念叨,她耳根都发麻了。

王氏说话,你还不能不答话。

不然,她会怀疑儿女们嫌弃她没学问。

小花精根本不喜欢,还要绞尽脑汁搭话,真是苦不堪言。

贾瑚进宫读书,可是不轻松。

皇子都是每日鸡鸣时分起身,读书练武。

贾瑚在家勤奋,也不需要鸡鸣起身读书。

伴读不仅要帮着皇子背着书包,还要帮着皇子背书。

不然,皇子背不出来了,伴读就要挨打手板子。

贾瑚之前虽然已经指明了给十三皇子做伴读。

但是,事情还没定论,变数很多。

这些皇子不敢干什么大事儿,要求换个伴读是小小不言的事情。

贾代善交代贾瑚的规矩就是,跟着哪位皇子,就一心一意的维护这位皇子。

不要跟其他的皇子黏黏糊糊。

皇宫内的派系十分明确,一旦你表现出三心二意,就会被两方厌弃。

弄不好小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