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5/8页)

“我不要。”犹豫半天我还是把盒子推回去。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顿晚餐的代价,我还不知道是什么呢。

“你这人,怎么这么事儿啊?”他不耐烦,抓过我的背包,直接把香水盒塞进去。

这时候再拿腔作态就显得过了,我只好朝他笑一笑,“那就谢了。”

出门他就势拉起我的手,我任他握着,脸上有点发烫。他的手心温暖而干燥,指腹和虎口处却有一层薄薄的硬茧。

我用手指挠挠他手心的茧子,“这什么?劳动人民的手,嗳?”

他看着我做了个惊异的表情,两条眉毛一上一下倒悬着成了八点二十,“我爸是时传祥,你不知道?”

“时……时什么?”我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难免一脸迷糊。

他跺跺脚长叹一声:“代沟啊,我怎么就给忘了?来,帮你扫扫盲,时传祥,一九七五年全国劳动模范,对了,那时候你还没出生呢,他的职业是掏粪工人,哎,你不会连什么是掏粪工人都不知道吧?我打小就跟着他走千家串万户……”

“去你的!”听明白他在消遣我,我撂开他的手,自顾自往前走。

“哎,别生气啊!” 他追上来,嬉皮笑脸地揽住我的肩膀,“我说实话, 被健身器械磨的,行了吧?”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见两个七八岁的洋童跑过来,拽住他的衣襟不放,“先生先生……”稚嫩的童音,“买后视镜吗?五十美金一个。”

一个孩子扬起小手,举着一只后视镜给他看。

“不要不要。”他一边摆手一边取出钥匙为我开了车门。

“买吧,先生,便宜,不买你会后悔的。” 两个孩子依旧缠着他。

“走开!”他板起脸,做出一副凶恶的模样,“不然我叫警察抓你去警局了啊。”

提到警察,那洋童似乎瑟缩了一下,松开手向周围看看。他趁机推开两个孩子坐进来,关门点火松手刹,犹自恨恨地说,“你不知道,这些小孩儿特别讨厌……”他的声音忽然高了八度,“嘿,我说,这他妈的叫什么事儿啊?”

我凑过去看一眼,噗哧一声笑出来,原来车两旁的后视镜已经一个不剩,全都消失了。

他推开车门,换了俄语大叫:“你们两个,给我回来!”

那俩孩子看他脸色不虞,吓得撒腿就跑。可是人小腿短,很快就跑不动了,被他拎着领子揪了回来。

一番讨价还价,孙嘉遇最终掏出三十美金赎回了他的后视镜。他提着它们走回车子的时候,气得脸都是绿的。

我远远地看着,靠在座椅背上笑得喘不上气,断断续续地说,“这买卖……太值了,真换个新的,BMW……还不得敲你一百美金?”

他的脸色缓和下来,伸手拧我的面颊,“三十美金能换你一笑,还挺划算。”

我指着窗外,依旧笑得说不成话。两个洋童拿了钱屁颠颠地跑了,不远处还站着几个十五六岁的当地少年,显然这几个才是始作俑者。

孙嘉遇啼笑皆非,“这帮兔崽子,被他们算计好几回了!刚才我还一个劲儿琢磨,怎么这玩意儿瞧着这么眼熟呢?”

他送我回家,车穿过市区的街道,街边的煤气灯在车窗外掠过,一颗颗象流星划过。

望着他英俊的侧脸,我渐渐笑不出来, 只要他看着我,我的心就紧张得噼啪乱跳,第一次尝试到这种自虐一样的感情。为什么会这样,我无法解释,但我希望我能知道。或许这就是爱情的感觉。真正爱上一个人,不需要理由,更不需要逻辑。

他侧过脸看我一眼,“怎么突然不说话了?”

“不知道说什么。”

他扶着方向盘笑起来,问我:“你是北京人?”

“嗯。”

“音乐附中毕业的?”

“嗯。”

“除了嗯你还会说点儿别的吗?”

我白他一眼,“我的护照你看过,我和彭维维是同学你也知道,你问的可不都是废话吗?”

他咬着下唇,似是忍俊不禁,“这不是帮你找话题嘛,好吧,换你问我。”

于是我问:“别人叫你马克,是你英文名吗?”

“嗯。”他原样还给我。

“为什么叫M-a-r-k?有什么典故?”

“典故?”他仰头想了想,微笑,“还真有,不过挺俗的。上学的时候,外教给我起个英文名叫Jay,我不要,坚持叫Mark,老太太一个劲儿追问,why? why?”

“到底为什么?”我也好奇。

“因为啊,”他慢条斯理地回答,“那个时候,英镑、美元都在疲软状态,只有德国马克最坚挺。”

“可怜的外教,”我勉强忍着笑,“有没有被你气着?”

他一本正经地摇头,“没有,老太太早被我气成习惯了。你是不知道,从小学到大学,就很少有老师喜欢我,每次家长会,我们家也没人愿意去。因为每次我都是带枷示众的反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