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第2/3页)

——这是普通计算机。

而一种人们能够想到,但完全无法实现的手段,就是直接从人类的每个细胞入手,把因挫伤而偏离原位的细胞们,再重新纠正回原来的位置。

——这是量子计算机。

差别太大了,根本不能比。

叶千盈的双手已经无声地交叠在一起,十分用力地握了握。她当场就真挚地感谢了唐教授,心里很是激动。

一步一步,从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再到打通拓扑绝缘体的副本,再到现在,被唐教授推荐入陆院士的项目里,而项目尽头的答案,可能就是一条通往量子计算机的路。

前往的大国重器小径四通八达,最顶尖的科技由无数种研究和计算汇集,它始终就在那里,等待着人类的挑战和挖掘。

来日象征着国立的顶尖科技上,也曾有自己的工作添上一笔。

这大概就是一个科研工作者能够想到的,最欣慰也是最光辉的荣耀了吧。

“谢谢老师!”

“谢什么啊,别和我假客气。”唐教授当即就很霸气地一挥手:“怎么样,不后悔来做我的研究生吧?”

叶千盈当即就笑盈盈地表态:“能跟着老师学习是我的荣幸。”

唐教授“嗐”了一声,计划得还挺周密:“这样你明年毕业了,研究生就直接跟着这个项目读。要是你想去国外读博,我也不拦着你。只要你能早点写出像样的论文,我就让你毕业。”

说完这番话,小老头浑身飘轻。他伸伸胳膊踢踢腿,蹦蹦跳跳地打了一套拳——嘿!没醉!

————————————

晚上回到宿舍以后,叶千盈一个人翻着之前买到的特级品图纸看。

说是图纸,实际上,它已经是一份厚厚的资料了。

这个特级品不是别的,正是成熟的电磁弹射器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项技术,可以说是航空母舰的专属品。

众所周知,航空母舰是用来装载舰载机的巨舰,作为象征国力的终极武器之一,飞机可以在上面起飞降落。

虽然其同时还具备装载火炮、炸弹、鱼雷等武器库功能,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曾因巧合放飞了飞机的巨舰,它在历史上几经更迭,目前的主要用途,已经变为承载飞机起飞降落的功能。

飞机的形状、结构、材料都决定着,它显然是不能直接原地起飞的。所以想让舰载机能够从航母上起飞,就需要提供给飞机一定的动力。

这个动力的提供者,就是弹射器。

如果说,装载舰载机是航母的目的,那么,弹射器就是航母的灵魂。

除了A国以外,世上其他配备了航空母舰的国家,采用的都是蒸汽弹射器。

要问为什么不用弹射速度更快、弹射能量更大、弹射载重更强的电磁弹射器……嗨,这是想不想用的问题吗?这是有没有的问题啊。

在几年之前,除了A国之外,也没有其他国家有这玩意啊。

目前为止,华国成为了除A国以外,第二个掌握电磁弹射器技术的国家。只是比起A国,华国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而现在,叶千盈的手里,就有这么一份成熟的电磁弹射器技术。

老实说……压力很大。

压力非常大。

叶千盈当然没办法直接把这个东西交上去,因为她实在是没办法解释,这个技术是怎么来的。

所以,她只能先把整份资料的关键部分自己看会,然后再像是蚂蚁分解食物一样,一点点把东西抖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叶千盈端坐在桌前,一边进展龟速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着资料,一边脸上还带着癫狂的微笑。

电磁弹射器……嘻嘻嘻……航空母舰……哈哈哈哈哈!

如果让系统来评价的话,它会直接表示自己的宿主已经疯了。

不过,要让叶千盈来说,这就是幸福的苦恼啊。

——————————————

从学术会议回来以后,叶千盈暂时在数学院里沉寂了。

她破解了周氏定理的事,也没有和太多人说。

数学院本来就不是一个爱出风头的地方,因此叶千盈大一就被受邀去参加学术会议的事,没过几天都淡了。

近来,B大数学院里最热门的话题,是另一件事。

——沈瀚音和寇承载各自发了一篇SCI,全部刊登在主流的一流刊物上。

虽然论逼格比不上数学界的四大刊物,但也是仅次于四大刊的牌面了。

沈瀚音的话……他始终乐观豁达,和院里的教授关系都好,而且发表的论文就是他暑假的时候在教授实验室里做的研究,所以没人对他感到奇怪。

但是寇承载……

这人闷声不响的,有时候连课都不上,怎么突然就搞出这么大个事!

对于这个误会,叶千盈和沈瀚音都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