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三合一)(第2/6页)

闻言,潘大校若有所思:“绳弓现象。”

“对的。在伞包拉直的过程中,降落伞的绳子很有可能产生绳弓现象和抽鞭现象。您有跳伞经验的话您就知道,一旦这两种现象发生,那下一步开伞充气的时候,线性涡就很有可能使得伞衣展开不顺利。”

叶千盈嘴里的专业术语,潘大校听得半懂不懂。

不过他当初在接受跳伞培训的时候,教官给他们科普了好几种意外情况。比如伞包打不开、伞绳拉不直、开伞充气时遇到的实际问题等零零种种。

所以尽管叶千盈说的话他不太能听得懂,但是这个女生的意思,他是get到了。

当时,他的教官特意说过,一旦出现了上述的意外情况,他们就需要灵活、稳重、胆大、冷静面对眼下的情况。

——翻译一下就是,这种时候就别想着自己会不会死了,赶紧机灵点处理问题。

不机灵不行啊,几千米的高空跳下去,降落伞如果没能在限定范围内打开,无论提前打开导致了降落伞的破损,还是打开晚了导致缓冲力不足,结果都是一个死。

还有最后一种干脆没打开的……这种就死得比较干脆。

总而言之,几千米高空坠落不可能有幸存者,所以在生死关头保持一颗理智大脑就格外重要了。

潘大校非常幸运,他没有过需要动用自己“理智大脑”的时候。

但是做他这一行的,偶尔也会听见邻国的伞兵训练中,因为跳伞问题出现伤亡。

但是……听叶千盈话里的意思,这个部件是用来解决跳伞时出现的意外的?

“不能全解决,只能减小抽鞭现象的概率。”叶千盈对着潘大校,大概把这个部件里涉及到的原理讲述了一下。

这个原理……

没错,还是关于耦合力的。

她最近就是一心一意和耦合力杠上了。

充气过程,伞衣和周边的流场会发生耦合。在电脑的模拟过程中,这个伞衣展开的过程当然只是简单敲下的几行数字。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实在是有太多的变化。

无论是环境、气候、风速,包括背伞人自己的操作,都有可能成为降落伞出现故障的原因。

而叶千盈的这个设计,正是利用耦合力来防止抽鞭现象,以此保证伞包在展开过程中的稳定。

……不过,如果遇到其他意外的情况,那叶千盈就没办法了。

潘大校是曾经跳过伞的人,虽然对一些专业术语不能理解,但是对这种事有很深的印象体会。

所以在叶千盈讲述的过程中,他对于叶千盈的意思也能理解个七八分。两个人比比划划地,居也能保持通畅交流。

“对了。”在交谈过程中,潘大校稍稍打断了一下叶千盈的话:“你是不是跳过伞?”

越聊天他越觉得,这姑娘就像是自己跳过伞,有跳伞经历似的。

啊,这个问题问得好啊。

叶千盈何止跳过伞呢,她自己都组装过好几个类型的降落伞啊。

就是在打游戏第一个副本的时候,后期的时候,每逢开局,她都会直接出现在一架飞机上。

叶千盈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根据系统给出的图纸把降落伞组装完毕,然后自己背着自己组装的伞包往下跳。

在这个过程中,叶千盈遇到意外的次数,真是数也数不清了。

每一次进入的时候,降落伞的种类都会发生变化。叶千盈至少组装过二十多种不同类型的降落伞。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如此地熟悉降落伞的原理,并且能够尝试着根据自己的翻车经历,来改进降落伞中的配件。

叶千盈有点怀疑,自己可能是降落伞翻车那么多次,但还能活着改进配件的第一人了= =

正好此时大门敲响,那两个派去的飞毛腿带着冰激凌和西瓜回来了。

潘大校很认真地听着叶千盈的讲解,示意兵哥哥把冰激凌放在桌上,不要打扰自己和叶千盈的聊天。

他时不时地对她提出两三个问题。

“那按照你的说法来看,一旦遇上伞衣变形……”

“这种情况比较少,如果短时间内突然一下子变形,而且还变得很大,那肯定是开伞过程中的伞力峰值出了问题。一般来说峰值只会有一个,但是按照大校你的说法,那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多个峰值……”

一旦涉及到计算问题,那就回归到了叶千盈的老本行,她讲起来很有话说。

如此一来一回,两个人又讲了两三分钟,叶千盈觉得自己有一点别的想法。

刚才那两个兵哥哥,冰激凌是不是买多了?

还有,再这么说下去,冰激凌都快要化了吧!

潘大校又追问道:“那你这个零件具体是怎么起效的?”

“如果安装这个零件,在尺寸空投试验中……”叶千盈的话音慢慢放低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