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三合一)(第2/6页)

叶千盈把第一题第二题都放到一边,在心里拆解了几遍第三题的题目,就意识到,当中的一些思路,似乎是寇承载曾经跟大家说过的。

那一次,面对着一道国家队其他人都做不上来的组合题,寇承载用手蒙着眼睛,只从指缝里悄悄读题,声音透过口罩,结结巴巴地把题目给大家讲了一遍。

因为他肯开尊口的场面实在是太少见了,所以叶千盈至今记忆犹新。

……而且她敢保证,在场的所有人,也会和她一样的记忆深刻。

要不是在考场上,叶千盈简直想要吹上几声口哨——这个开局真是形势大好,对于想要全金牌、争夺团体赛冠军的六个人来说,简直可以算是梦幻开局了。

把简单的思路记在草稿纸上,叶千盈弯起眼睛,愉悦地翻回卷子开头,开始读第一道代数题目。

……

考试刚刚结束,甚至等不及中午回到领队房间,数学小分队就在走廊里见面碰头,十分激动地互相拍了个掌!

他们毕竟是这一次的主办方,走廊里还有很多人开着,太过露风头不好,所以大家一直忍了一路,不让自己的牙花子笑得太过外露。

然而一旦凑到了领队房间里,大家就彻底地撒了欢。

“承载!”

“承仔!”

“承仔仔~”

“寇承载的承载,是承载希望的承载!”

植物派寇承载,完全没有经历过如此不加掩饰的热情,当场就自抱自齐,原地蹲下,从仙人掌团成了一个仙人球。

领队看着他们几个一进门就开始玩闹,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声干扰他们——孩子们能够闹起来是好事,闹起来说明考得轻松,说明大家分数都不差啊。

果不其然,当面一问大家的估分成绩,领队顿时双眼发亮。

叶千盈、沈瀚音以及诸梦,他们三人都一口咬定,自己三道题都做了上来。在走廊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对过答案,起码他们三人的答案应该都准确无误。

IMO考试一共六道大题,每道大题七分,满分四十二。

这样的话,只要没采用微积分之类的超纲解题方法,没被取消掉一整道题的成绩,就算中间过程扣个一分两分,第一天这场考试,拿个十九分、二十分,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有这么一个开场,真是令人精神振奋。

“那其他人呢?”领队期待地看着剩下的三个学生,想知道他们能给出什么成绩。

“这一次,第三题我们大家应该都做上来了。”管洪章总结了一下几人刚刚交流的结果:“戴修第二道题后半段没答上来,大约扣四分。我第一题第二题靠近结尾的地方不行,加在一起可能扣三分……至于承载,刚刚他说了,他自己估计,有二十分。”

“好!”

管洪章话音刚落,领队就兴奋地在空中挥了挥拳头。

个人赛能否拿到金牌,要看大家自己的本事。但团体赛是否能够拿到金牌,不止看大佬能把总分拉多高,也要看团体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能把总分拽得多低。

往年的那些IMO团体赛第一的国家,队内最后一名,考十三分或者十四分太常见了,很多人都连一半的分数都拿不到。

要是这些孩子自己估分没错的话,就是基础最差的戴修,第一天里也拿了十七分,比许多人两天考的总分还高。

有这么一个完美的开场,明天不需要大家多么优秀,只要都能中规中矩地答卷,用平均分碾也碾死竞争对手了。

“你们先把答案按照记忆写下来,我给你们看过程对不对。”

领队压抑住自己内心的兴奋,和风细雨地和六个孩子说话:“大家先忍一会儿饿,想吃什么我让酒店给你们送到房间里来。今年要是咱们能拿团赛第一,我带大家去吃米其林三星!”

“哇!”

同学们欢天喜地地炸开了锅,开始动力十足地还原自己在考场上写的答案。

……

第一天的三道题目,其实是IMO的正常难度。

大家之所以能考得这么好,一来是小寇同学比较锦鲤,不但用光合作用的伟大手指点中了组合的题型。而且还利用自身特点,让每个人都对那道组合题印象深刻。

而第二天的题目嘛……

第四题的组合,第五题的数论还和往届IMO一样,是每届IMO的正常难度。

然而,第六题的几何……

难,前所未有的难。几何套代数,难度谁做谁知道。

叶千盈用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成功把前两道题都解决掉,然后折回来,面无表情地看着第六道大题。

叶千盈:在想做微积分的边缘蠢蠢欲动jpg.

但是不行,用微积分的话,组委会不给算分啊。

叶千盈头痛地叹息了一声。她看了看墙上的钟表,发觉自己还有两个小时零十五分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