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第2/2页)

“嗯。”柳寻笙抿着唇角敛了笑,态度认真起来,深深吸气道,“我会努力的。”

“你吃过早饭了吗?要不要喝点粥?”

苏千惠怕柳寻笙吃了什么过于刺激的东西会影响他的嗓子,所以只敢提议让柳寻笙喝点白粥,不过柳寻笙却告诉她:“谢谢苏姐,不过我吃过了。”

“好,那我们先去湖边等他们吧。”苏千惠听着柳寻笙的嗓音温润干净,没有任何沙哑不顺的感觉,就没有多去深想他吃了什么。

她这辈子估计都猜不到,柳寻笙吃的早饭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刺激的,甚至如果有人要别人吃这种东西的话都可以被定为“虐待”了——他吃的是孔雀湖边,昨天觉得味道很新鲜的土。

柳寻笙肚子饱饱,心满意足,和苏千惠一起在孔雀湖畔等着吕导到来。

十一点的时候,吕轻舟和两位副导及音乐总监准时到来,他们还带了折叠式桌椅板凳,给柳寻笙和苏千惠一人发了个小板凳。

苏千惠拿着到手的板凳心情有些复杂,觉得这大概是她遇到过的最接地气的试镜了。

“柳先生这是《东鞍道》整部电影的剧情简版概况和需要你唱插曲那一幕的完整剧本,你可以先看看。”吕轻舟坐下后没让柳寻笙先唱歌,而是递给了他一叠A4纸打印的资料。

完整版的剧本在电影上映之前肯定是不能给柳寻笙完全看的,而柳寻笙不是电影演员,也确实没必要看,所以吕轻舟只给了他个简化版,但是柳寻笙如果要为《东鞍道》唱插曲,那电影需要配插曲的那一幕完整剧情柳寻笙是要知晓的,这样他才能够以最充分的感情唱出吕轻舟想要的曲子。

柳寻笙接过剧本后仔细略了一遍,大致上便了解了《东鞍道》讲述是的怎样一个故事。

《东鞍道》是《松泉》的前传,它讲述的是《松泉》女主母亲——一名刺客的故事,在《东鞍道》中,女主是敌国培养的一名的刺客,活着的唯一使命便是刺杀敌国的皇帝。

她隐姓埋名接近敌国将军,最终借着将军对她的爱在中秋节近了皇帝的身,但在动手前,将军却拦住她,告诉刺客道:他其实早就知道她的身份,可是他不在乎,只要刺客放弃刺杀皇帝,他愿意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刺客却说她不愿意,随后将军便道:我只恨我爱你。

说完将军便拔剑自刎,伤势却不重,伏在案桌上盯着刺客,刺客装出慌乱伤心的表情,皇帝惊闻而来,刺客便骤然起身想要杀了皇帝。

谁知皇帝早有准备,在暗中布下了天罗地网,刺客的剑还没触碰到皇帝一角,她就被皇帝的侍卫一举拿下,而后在她面前站定,告诉她说道:朕其实也早知你的身份,只是大将军爱你,大将军陪朕出生入死多年,朕不愿追究,他自刎,是想换你一命,现在朕给你两个选择,是你活,让大将军死,;还是朕请御医医治大将军,他不会死,但是你不能活。

刺客闻言便寒下了神色,眸中冷漠,没有任何感情,开口道:我活,他死。

她的话音刚落下,皇帝就闭上眼睛摇了摇头。

让侍从钳住她的肩膀不许她闭眼,眼睁睁看着大将军流尽最后一滴血气绝身亡。

这一幕的起始是中秋夜皇帝几位爱臣在台下听昆曲,台上的闺旦和小生在唱一出团圆曲,台下却是刀光剑影,生离死别,柳寻笙所要唱的插曲,便是台上闺旦和小生唱的《南梦》。

《南梦》曲声结束时,是台上之戏大团圆的结局,也是台下大将军死去的时候。

当然电影中不可能真正按正规的昆曲来唱,《南梦》这首曲也是电影中捏造的,吕轻舟只需要柳寻笙用昆山腔唱出来而已。从技巧上来说,难点可能就在歌手戏腔的基本功练的到不到位,还有就是柳寻笙既要唱闺旦的词,也要唱小生的词,需要他反串一下。

吕轻舟真正考验想柳寻笙的是:他既要唱出电影中喜台上闺旦和小生的相爱团圆的喜,又要唱出台下刺客和大将军的悲。

他要的这种又是喜又是悲的感觉,没有太多社会阅历,又或者是没真正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是无法共鸣的,更无法共情,也无从谈及能够唱出其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