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4章(第5/9页)

安慰了宋嘉语一番,宋嘉言与小纪氏方告辞出宫。

回家时,小纪氏又抽抽噎噎地哭了一路,哭得宋嘉言心烦。

小纪氏轻声泣道:“早知宫里是这个情形,说什么我也不能叫你妹妹进宫的。”

现在说这个又有什么用?宋嘉言长声一叹。宫廷这种地方,进去不栽两个跟头,恐怕很难真正成长起来。有些人命好,跌一跤还能爬起来。有些命薄的,一跤跌死也只能怪自己时运不济。

宋嘉语这一跤摔得有些惨,方太后的慈宁宫仍是一团笑声和气,仁德亲王妃李氏带着小郡主进宫,秦淑妃正在太后这里奉承,笑问:“郡主去年及笄礼,不知可有了人家儿?”

李王妃笑道:“还没呢,我想着,一则她年纪不大,二则女孩儿嫁人不比别的,她兄弟们,我是不担心的,唯她是女孩儿,又素来娇弱,定要寻一户可靠妥当的人家儿才好。”

秦淑妃笑道:“郡主的品性,再好不过了。凭他什么人家儿,只有配不上郡主的,再没有郡主配不上的。”

小郡主大大方方地一笑道:“娘娘谬赞了,我哪里有娘娘说得那样好。”

秦淑妃笑对方太后道:“看郡主这端方气派的模样,与端睿公主似的,都随了太后。只是不知,哪家子弟有福气,能得了郡主的青眼?”

方太后就昭文帝、仁德亲王两个亲生子,自然也很疼爱小郡主,笑问:“若有看得上的人家儿,只管跟哀家说,哀家给咱们的小郡主赐婚。”

“是啊。若是哪日王妃给郡主相中了哪家的才子俊杰,也别忘了告诉我一声,我一样为郡主心喜。”秦淑妃瞧着小郡主的模样,神色和悦至极。

“一定的。”李王妃笑道,“不怕娘娘笑话,我这次进宫来,不为别的,正是为了跟娘娘打听一桩事。”

“什么事?王妃尽管说。”

“我这女儿,倒不爱什么富贵权势,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想给她说一户知根知底、家风淳厚的人家儿。不瞒娘娘,看遍帝都子弟,再没有比探花郎更好的了。”李王妃说着,小郡主脸上微羞,李王妃笑道,“只是有一事不知,我听人说秦家在与宋家议亲,不知可有此事?若实有此事,虽说咱家是王爵府第,也不好夺他人之婿。若无此事,我倒想跟娘娘做个姻亲。”

李王妃的来意,说话间,秦淑妃已有隐隐感触,听李王妃这话,秦淑妃不动声色地笑道:“前儿老太太进宫请安,我倒并没有听说。峥堂弟是我三叔家的,这事儿,别人不知晓,我三婶定是清楚的。既然王妃瞧中我那不成器的兄弟,不如我现在厚着脸皮跟太后要个恩典,宣三婶进宫一问便知了。不知太后可允准?”

方太后自然允准。

秦峥能被昭文帝相中想赐给女儿为驸马,人才是不必说的。

倒是秦三太太,突然宫里来人宣她入宫,让她很有些摸不着头脑。丈夫秦凤鸣从未出仕,她身上连个诰命都没有,往日间老太太进宫给秦淑妃请安,也没有秦三太太的份儿啊。再跟宣口谕的小公公打听,小公公收了东西,只一味笑道:“是极好的事,太太一进宫就知道了。”

秦老太太与秦老尚书商量半晌,对秦三太太道:“大约与峥哥儿有关,你说话务必谨慎。宁可不说,也不要多说。”寻常里一个不留神,说话还得罪人呢,秦三太太进宫,秦老太太一千个不放心。

秦三太太并无诰命,只得换了身儿体面衣裳,头上插着三五珠钏儿钗环,坐车与宣旨太监进宫去了。

慈宁宫满屋子的富贵堂皇,到处是鲜花着锦的美人儿,又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淡淡的威严。秦三太太一进去就腿软,连忙跪在地上磕头请安:“民妇见过太后,娘娘千岁。”

方太后没说话,秦淑妃笑对方太后解释:“臣妾与三婶日久未见,家里三叔并未出仕,三婶亦非诰命之身,太后莫怪。要不,还是让臣妾问三婶吧?”

方太后本身对秦三太太没什么兴趣,随意地点了点头。秦淑妃笑问:“三婶,仁德亲王妃瞧上了峥弟,只是不知峥弟家中可有议亲。若有议亲,此事作罢。若无议亲,太后在此,小郡主是太后嫡亲的孙女,仁德亲王与王妃的爱女,我这就厚颜请旨,请太后为小郡主与峥弟赐婚。”

秦三太太心中陡然一跳,这可是郡主!亲王家的亲闺女,太后的亲孙女,皇上的亲侄女!

秦三太太张张嘴,心脏狂跳起来,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又听秦淑妃笑悠悠的声音飘来:“三婶,到底有还是没有?您倒是给我句痛快话。”

咽下一口发烫的吐沫,秦三太太仿若飘上云端,然后,她听到了自己颤抖的声音:“没,秦峥并未议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