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11章(第3/11页)

宋嘉言有所问,吴双却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兄弟两个一看就是做惯了的,非常利落地将鸡和鱼收拾好,宋嘉言也把山菇洗干净了。吴双的厨艺了得,一个灶来煮饭,一个灶来烧菜,小半个时辰就都弄好了。

一样山菇野鸡汤,一样烧野鱼,一样炒山菜,荤素相宜。

宋嘉言大半个月都没好生吃过一回肉了,这回见着鸡鱼,眼睛都绿了,抄起饭碗就是埋头一通吃。人家斯斯文文、俊美成双的吴家兄弟没吃几口,宋嘉言已经席卷了一碗饭、半只鸡、一条鱼、半盘子山菜,连带两碗山菇鸡汤。

吴玉看他哥一眼:为着人家的一只山鸡,找了个饭桶回家,真是亏死了。

吴双心下也是苦不堪言:这么丁点儿大的小姑娘,他盘算着顶多吃上半碗饭,喝上半碗汤也就饱了,他实未料到这丫头胃口这般惊人啊。若早知是个小饭桶,他哪里敢打山鸡的主意?

直待肚子鼓起来,宋嘉言方打了个满意的饱嗝,摸出帕子擦擦嘴巴,一脸幸福地弯着眼睛赞叹:“好吃。”瞅一眼天色,宋嘉言笑道,“我得回去了。大吴哥、二吴哥,我就先走啦,谢谢你们招待啊。”说完,宋嘉言起身告辞了。

吴双还客气一句:“妹妹有空来玩儿啊。”

宋嘉言完全不懂客气地说:“会的会的,你做饭很好吃,我肯定会常来的。”

吴双当即想抽自己一嘴巴,怎么这样话多!这丫头可别当了真才好。

宋嘉言已经揉着肚子回庵堂了。

兄弟两个看着桌间的残汤剩饭,吴玉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吴双挑眉:“鸡不是偷的。”蚀把米倒是真的,“吃吧,跟个小丫头计较什么。”

宋嘉言是个谨慎的人,虽然吃了吴家兄弟一顿饭,回到老梅庵后,她还是找了如玉女尼打听吴家兄弟的底细。

如玉把干木耳泡在白瓷碗里,笑道:“哦,吴家兄弟啊,他们是看守梅林的,你遇到他们了?”

“玉姨,他们斯斯文文的,生得也不错,实在不像寻常人。”宋嘉言道,“我看他们像是读书人。”

如玉笑道:“师太十分珍惜庵外梅林,寻常那些粗人哪里配打理咱们的梅林呢?听说他们兄弟是来帝都准备春闱的,或者是知道梅林里状元屋的名声,便来应征守林人了。”

“状元屋?”

如玉有些惊讶:“你不知道吗?先时你父亲与叔父也做过梅林的守林人,后来,你父亲中了状元,便有人将他们住过的那几间守林人的小屋称为状元屋,有不少读书人都会来碰碰运气。在吴家兄弟来之前,是一位卢举人住着,卢举人住了六年都无所获,便离开了。”

宋嘉言直接无语,唇角抽了又抽,方道:“这要是住个屋子就能中状元,那也不用念书了。”

如菊一笑,轻轻吹去松子上的细皮:“要不怎么外头都管读书人叫书呆子。”

一时饭好,宋嘉言帮着摆上饭,她就喝了一小碗的稀粥。如兰故意笑问:“嘉言,怎么吃得这么少?”

“哦,中午玉姨说叫我少吃多餐,我想了想,觉着玉姨说的是对的。”

如玉几个暗暗偷笑,不再逗她。

宋嘉言常从庵里带些新鲜的蔬菜过去给吴双吴玉吃,宋嘉言总是带东西来,吴家兄弟有好吃的,也不好不给她吃。

当然,上一回是馋狠了,解过一回馋后,又常在吴家兄弟这里吃到一些荤味儿,宋嘉言就恢复了以往的斯文形象。她从来都不会白吃饭,她还教吴家兄弟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地,种上当季的菜蔬。宋嘉言道:“若是下雨下雪的不方便出去打猎抓鱼,就吃院里的菜,多方便。”

“言妹妹还会种菜,真是多才多艺。”

“这算什么多才多艺,我祖母在家都会种菜。”宋嘉言把土拢上,又稍稍点了些水上去,说,“过两天就能出苗了,要是看着地里干了,记得浇水。浇水最好是早上或是晚上浇,现在种的是青菜和一些小葱,等过些天,就能种萝卜和白菜了。”

宋嘉言帮他们把菜地整理好,向来少言寡语的吴玉端了盏茶出来给宋嘉言喝。宋嘉言洗洗手,接了吴玉送上的茶,笑道:“吴二哥也就这个时候和气些。”

吴玉没理宋嘉言,心说:难道任你白吃白喝?

宋嘉言已经转过身与吴双说话,瞧着白瓷碗里的茶水说:“这是梅花茶吗?”

“我们兄弟去年就来了,一直住在这里,冬天这上千株梅林,只用来观赏就太可惜了。我便做了些梅花茶,送到庵里去,听说里面的师太也喜欢。去年还酿了梅花酒,就埋在梅花树下,待冬日就可以挖出来饮用了。”

宋嘉言眉眼含笑道:“什么时候喝,跟我说一声,也送我两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