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9章(第6/10页)

宋荣指着他的文章道:“两可之间,看运道罢了。”

杜君一揖:“谢大人指点小子。”也没求着宋荣指教他文章,反是道,“大人,快过年了,不知小子能不能见一见姐姐?”

宋荣素通人情:“去吧。”

接连打发了两个不讨喜的小子,宋荣准备去内宅转转。

一进老太太的屋里就闻到浓浓的肉香,宋嘉言宋嘉诺正守着个炭盆,在上面覆了细丝网烤肉吃呢。丝网上面还摆了红薯片,故此,肉香中还夹带着一丝甜糯的香味儿。

宋嘉言一面拿着长筷子翻烤肉串和红薯片,一面跟宋嘉诺说:“这烤红薯非常好吃。”

宋嘉诺咬着手里的肉串,说:“是很香欸。”

两人一见宋荣进来,连忙站起身来给父亲见礼。宋荣摆摆手:“继续玩儿吧。”自己给两位老太太请了安。

宋老太太笑:“你怎么有空过来啦?”

“前头没什么事了,我来瞧瞧母亲和舅母。”

宋老太太问儿子:“让哥儿什么时候回来啊?”大孙子一走已是大半年了,宋老太太记挂得很,天天念叨。

宋荣笑:“说是跟着老二的年货一并回来,您别急,也就这两天的事儿了。”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老太太念叨了一下午,到傍晚天刚黑的时候,宋嘉让就回来了。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宋嘉让较离开时又高大许多,如今与宋荣只差半头了。

宋嘉让浑身风尘,眼角眉梢还沾着雪花,头上摘了暖帽,咧嘴一笑,先给老太太磕了个头,用怪异的公鸭嗓说道:“祖母,孙儿回来了。”可怜的宋嘉让,一去福闽就开始变声。

老太太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连声道:“快起来,快起来。”扶着孙子的胳膊,老太太瞧了又瞧,说,“高了,也壮了。”

一家子都围拢上来,大家见礼后,纷纷说着话。宋嘉言问:“哥,你还没吃饭吧?还有外头跟你回来的管事小子们,他们吃了没?”唤了老太太屋里的一个小丫鬟,宋嘉言道:“你去太太的院里说一声,二叔的年礼到了,问太太,送年礼回来的管事小子们要如何安排。”又叫人去厨下拿热汤热饭给宋嘉让吃。

晚上小纪氏与宋嘉语都是回主院用饭,故而并未在老太太屋里。

老太太一见到孙子,除了满肚子的欢喜,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宋嘉言这样一提醒,她方道:“是哦,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外头又飘雪花儿呢,晚上还没吃的吧?冷不冷?饿不饿?”

宋嘉让生就爱舞刀弄棒,比同龄的小子们都要高大勇猛些,如今这一回来更是了不得,眉宇间竟有一股子剽悍之气,人也黑了许多。宋嘉让笑道:“路上垫补了些,也不是很饿。”

不是很饿的宋嘉让连吃了三碗米饭,吃光了四盘子菜,喝光了一大碗汤。宋嘉言一看这势头就知道是不够吃的,厨下又端来一盆新热的排骨,宋嘉让也吃光了。

宋嘉诺看得目瞪口呆,吞一口口水:“大哥,你更能吃了欸。”以往大哥的饭量也很惊人,但是,完全没有这样惊人啊。

宋嘉让嘿嘿一笑,得意地挑挑两道浓眉:“那是!”

老太太十分心疼孙子,叹道:“路上哪里吃得好呢,我可怜的让哥儿,这一路千里,不知吃了多少苦呢。唉,好孩子,以后可千万别再出门了,心疼死我了。”

因夜色渐晚,大家说了会儿话,便都散了,也好叫宋嘉让早些休息。

父子三人到了前院儿,宋荣道:“嘉让,到书房来,我有事问你。”

与父亲打声招呼,宋嘉诺就自己先回院子了。

宋嘉让随父亲到了书房,宋荣问:“路上可还顺利?”

宋嘉让点点头:“我们沿途都是住驿站,一切都好。”

宋荣道:“你出去这一趟,长了不少见识吧?”

“可不是嘛,”说到这个宋嘉让就忍不住眉飞色舞,“儿子还跟着商队的大船去杜若国走了一遭,那茫茫大海,一望无际,真叫一个壮阔!”

宋荣眉心一跳:“你还去了杜若国?”这小子信上提都未提啊!宋小二也没跟他讲一句!

“我跟谦弟一起去的。”一路千里回到帝都,宋嘉让脸上没有半分倦意,依旧目光灼灼,“我看妹妹的信上说,李睿都带着商团去西蛮北凉了。爹,明年我想跟他们去西蛮北凉走一遭。”

宋荣道:“不成,你走后,我想了又想。你虽无甚文采,也念了许多年的书,字面儿上的东西还能应付得来。秦峥与你同年,已经在准备明年的秀才试了。明年,我给你请个武进士回来,教你怎么应对武进士的考试。武进士的功名,你也去考一个回来,这样安排差事也好安排。”宋嘉让是他的长子,宋荣指点别人家的孩子都会用心指点,何况自家儿子?眼瞅着小一辈的都开始奔前程,宋荣也终于想好了宋嘉让要走的路。反正宋嘉让年纪小,还是叫他先试试武举。若实在考不中武进士,再给儿子捐个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