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2/3页)

康熙又要御驾亲征,朝中再三上折请求他收回成命,连太子也表示要代皇阿玛亲征,只是康熙并未应允,皇子中,依旧只点名大阿哥胤褆随军出征。

在此之前,康熙为解决八旗生计问题,有意拨款数百万银两赏给旗人,太子和大阿哥极力反对。

自大清入关以来,对旗人的政策一直优于汉人,优先入仕,俸饷高于蒙汉,还曾圈占民地分配给八旗,可依旧未能彻底解决八旗的生计。

八旗之间贫富差距越拉远大,有些甚至已经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可即便这样,他们中的大多数依旧不直节俭,耽于享乐,无所事事。

赏银只会教他们越发不事生产,对解决根本问题无济于事。

更何况……

“皇阿玛连十万两的大炮都要对儿子赊账,凭甚要白养那些旗人?”

太子虽未出言,但显然是与大阿哥站在一条线上。

“八旗兵丁乃大清之根本,怎能等同?”

大阿哥因着未能拿到那十万两,手头十分借据,心中始终憋着一股气,此时便心直口快道:“倘若那些无所事事、成日只知道惹是生非的旗人是国之根本,大清国运维艰。”

“哐当!”

镇纸跌落在大阿哥脚下,康熙大发雷霆:“混账!朕平日就是太宠着你,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又是“哐当”一声,大阿哥直接双膝跪在地上,然只为他言语无状请罪,并不收回说旗人们行径的话。

“朕是天子,朕的决定岂容你质疑?”

太子也随着大阿哥跪下,言辞恳切道:“皇阿玛容禀,儿臣和大哥不敢质疑皇阿玛的决定,只是旗人奢靡,领到粮饷未归家便变卖干净,致使家中食不果腹,赏银到户实在非解决根本之法。”

太子所言,有理有据,因此康熙怒火稍平,“朕岂有不知之理?然此时可有更佳的办法?”

自是没有,旗人的问题,并非一家一户,乃是大多,实难轻易解决。

然一时无法解决,便暂时搁置,是以太子又说道:“如今皇阿玛要亲征噶尔丹,军费充足方可后方无忧,不若待战事结束后再行论断?”

大阿哥赶忙建议道:“也可多造几门威猛大将军炮,以保大清将士们不折损过多。”

康熙不置可否,且神情满是不愿再多言,直接赶了两人离开。

太子和大阿哥站在乾清宫门前,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无法释怀。

“此事若是成了,我意难平,需得尽快想出办法。”

太子其实比大阿哥更善于控制情绪,很多时候,他展露的情绪是因为他愿意表现出来。

此时,太子与大阿哥同心,表现出的情绪也与他相差不多。

至于对大阿哥的回复,太子只简单道:“征噶尔丹为重,胤祺他们的婚事都要暂且搁置,想必旗人的事也会搁置。”

然而太子面上从容,其实对此事也并不十分确定,回毓庆宫后便说与姑姑听。

容歆问道:“先前并未听说,皇上与你们说时,可还有别的大臣?”

“并无,若有旁人在,大哥不会那般肆无忌惮。”

容歆一听,笑了,“既是如此,便说明皇上还并未下定决心,兴许也是想听一听您和大阿哥的看法罢了。”

只是,康熙对盛世亦是颇有执念,太子和大阿哥一个心直口快,自然便惹恼了他。

不过,当一个父亲开始对儿子产生依赖,那便证明他们长大了,而他老了……

容歆抬头,看着太子立于窗边,微微一笑,“您和大阿哥如今皆能独当一面了,只是行事还需得再仔细些。”

太子点头,转而问道:“姑姑,小十一的身体如何了?”

容歆面上的笑容一收,摇头道:“不甚好,都养到十一岁了,倘若有个万一,更教人难受。”

太医如今只是尽力而为,万一十一阿哥真的没了,宜妃不定如何难受,到时,这四妃里,便再没有未经受过丧子之痛的妃子了……

而太子和十一阿哥年纪虽差了甚多,也没接触过太多,但到底是亲兄弟,心情沉郁道:“明日我抽了空去探望小十一。”

“可要我陪您?”

太子摇摇头,“我独自去便是,您心软,看多了跟着难过。”

他的好意,容歆也没拒绝,宽慰道:“您也是,宽宽心,就当是命。”

“是,您放心。”

第二日太子却未能抽出时间去探望,年前朝中事务极多,各部又要为二征噶尔丹做准备,因此比往常更为忙碌,直到十来日后方得了空闲。

翻过年二月份,大军开拔,太子留守于京中,各部院奏章皆有太子处理。

太子送走了皇阿玛和大阿哥,这一日早早处理完政务,便又前去探望十一阿哥,在院外见到了九阿哥胤禟身边的小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