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2/3页)

“社交……跟洋人交,我看是滥交!”

“不说这些了,前头那家西点店做的西点不错,我陪您去尝尝。”

……

余青槐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出身书香门第的任钰儿,为何要豁出女子最珍贵的名节去跟洋人社交。而事实上任钰儿的一番苦心没白费,不但领班军机大臣文庆知道有这么个奇女子,甚至连皇上都知道,因为这半年来最机密的夷情都是她深入虎穴打探到的!

之前只晓得英佛二夷在一个叫做克里米亚的地方跟俄夷打仗,至于为何会打起来,这仗究竟是怎么打的,因为能收集到的消息太少,一直没能说出个所以然。

随着消息越来越多,这一仗的脉络也越来越清晰。

为此,文祥特意让王乃增和庆贤帮着拟了一道折子,专程赶到圆明园递牌子求见。然而,皇上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才听了一会儿就显得有些不耐烦。

文祥急忙道:“奴才昨儿中午刚收到上海分号急报,已经查实俄夷打不下去了,已向英佛二夷求和,并在佛夷京城巴黎签订了和约。此役,俄夷战死战伤五十二万余兵勇,土耳其战死战伤近十万兵勇,佛夷死伤九万五千余人,英夷死伤十万,耗费钱粮无数!”

俄罗斯居然媾和了,咸丰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冷冷地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皇上说得是,奴才还侦知俄夷此仗输得不冤枉。”

“此话怎讲?”

“因为这一仗中,英佛二夷兵勇所使的是新式自来火鸟枪,奴才命新安分号搞到了几竿,试射了下发现果然与之前的自来火鸟枪大不一样,枪管里刻有膛线,铅子也是特制的,不但打得远,并且打得准。”

文祥抬头偷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说:“此外,俄夷的炮船大多是旧式帆船,无论进退全靠风向,而英佛二夷派出多艘蒸汽炮船,进退攻防无需靠风,打得俄夷水师无还手之力;再就是英佛二夷使用了一种叫做电报机的器物发号施令,将帅不管离阵前有多远,通过电报机便能号令各营顷刻响应。”

“这个电报机究竟何样?”咸丰下意识问。

文祥急忙道:“奴才也没见过,奴才正在想办法,看能否尽快找一件呈给皇上御览。”

站在一边的郑亲王端华忍不住问:“无论多远也能传递消息,而且在顷刻之间?”

“禀王爷,正是。”

“皇上,奴才以为此物不祥,奴才估摸着洋鬼子一定是使了什么法术,驭使阴兵鬼魂传递消息,不然这消息传递起来又怎会如此之快!”

咸丰觉得端华的话有一定道理,抬头道:“事有反常必为妖,既然此物不祥那就不用进献了。”

文祥追悔莫及,暗想早晓得郑亲王在这儿,今天就不应该递牌子求见,见皇上发了话,只能硬着头皮道:“嗻!”

咸丰对电报机不感兴趣,只想知道英佛二夷究竟会不会跟大清开战,阴沉着脸问:“英佛等夷在香港、厦门和上海等地有多少兵?”

“禀皇上,截止本月初八,香港有夷兵七百,战船三条,英夷民勇一千三百余人;厦门有战船一条,夷兵七十二人;福州、宁波两地既无夷兵也无战船;上海有战船四条,夷兵四百二十八人,西夷召集夷商侨民所办的洋枪队共八百二十余人。不过据奴才所知,夷酋包令已奏请其朝廷往我大清增兵。”

“跪安吧,回去之后悉心打探,有动静及时奏报。”

“嗻!”

文祥刚躬身退出大殿,郑亲王端华就笑道:“皇上,英夷本土距我大清十万八千里,想增兵哪有这么容易,奴才以为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想到英佛等夷在大清没多少兵,咸丰起身叹道:“文祥这差事办得不错,韩四开缺回籍时还真保奏对了人。只是这韩四也太没良心了,明明晓得朕正值用人之际,竟奏称‘在衰绖中,不敢奉诏’,想想就来气!”

郑亲王端华一直认为韩四是弟弟肃顺的人,急忙道:“皇上息怒,奴才以为韩四不奉诏也情有可原。要说圣眷,康熙朝时的李光地圣眷恩隆吧,康熙三十三年出任兵部侍郎并提督顺天学政,遇母丧遭康熙爷‘夺情’,后来改请假九个月回乡治丧,康熙爷也没恩准。

结果被翰詹科道群起攻之,弹劾他平日里以笃行理学自许,可在守孝这件事上却有悖伦理,弹劾他‘贪恋苟且’、‘诡随狡诈’。康熙爷见牵连甚广,只能令其解任。连李光地都落得如此下场,何况他这么个捐纳出身的?”

咸丰恨恨地说:“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郑亲王端华岂能不知道皇上说得是那帮御史言官,终于松下口气,想想又躬身道:“皇上,韩四虽在乡丁忧,但他的义妹还在为朝廷效力。据奴才所知,他那个义妹出身官宦之家,自幼饱读圣贤书,又怎会不在乎自个儿的名节?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深入虎穴,打探夷情,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