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潮运同(第3/3页)

文祥顿了顿,接着道:“并且韩秀峰通晓夷情,不像那些个迂腐之人,不屑跟洋人打交道,更不像那些个贪生怕死之辈不敢跟洋人开打。所以下官以为,奏请皇上命韩秀峰移孝作忠,去广东任事最合适。”

想到这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差事,曹毓英不假思索地说:“中堂大人,下官也以为除了韩秀峰实在没更好的人选。”

“韩秀峰既会领兵打仗又通夷情,的确是不二人选,奏请皇上命他移孝作忠,老夫估摸着皇上也应该会恩准,只是……只是……”

文祥岂能不知道中堂大人是想不出广东有什么缺适合韩秀峰,趁热打铁地说:“中堂大人,韩秀峰曾做过两淮运副,下官以为大可让他去署理潮运同,统管潮桥盐务。”

文庆既是领班军机大臣,也是户部尚书,而两广盐运司本就归户部管,对两广盐务并不陌生,想到运同署的治所在潮州而不是广州,并且潮运同虽隶属两广盐运司但事实上并不归两广盐运使管,沉吟道:“这个缺还真适合他,既不起眼,上任之后也能做点事,不用忙于应付上官,一样不用担心地方官员掣肘。”

文祥又忍不住道:“并且可掌管潮桥盐税,只要有银子就能做很多事!”

“老夫回去之后再想想,哎呦,说是来犒劳诸位的,结果光顾着说公事,瞧瞧,菜都凉了,来,都把酒满上,老夫敬诸位一杯。”

……

文庆喝了三杯酒,吃了几口菜,便起身打道回府。

一送走中堂大人,崇厚就忍不住问:“博川兄,潮运同究竟是什么缺?”

不等文祥开口,曹毓英就端起酒杯笑道:“康熙三十年,朝廷派巡盐御史驻广东,设盐院。两年后,改设两广都转盐运使司,驻广州,统管全省盐务。因潮州自古盛产海盐,广销周边各府及赣、闽两省,朝廷便在潮州设盐运分司运同,全称叫潮嘉汀赣盐运同,从四品,所以简称盐运同或潮运同,统管潮桥盐务。”

“难怪文中堂说做这个运同不用忙于应付上官,原来离广州远!”

“不只是离广州远。”

“博川兄,此话怎讲?”崇实也忍不住问。

为了帮韩四谋这个缺,文祥真是绞尽脑汁,不禁笑道:“因为离得远,引地也不一样,从那之后的广东盐务就变成了盐运使督管省河,也就是督管珠江盐务,潮运同督管潮桥盐务。

省河一百五十九埠,设东、西、南、北、中、平六柜分辖,谓之改埠归纲。后因纲局办理不力,埠疲欠饷,嘉庆十七年加以整顿,改纲局为公所,选派运商六人分主六柜事,并派委员驻所督催,谓之改纲归所。

潮桥盐务独立于省河,潮运同统管潮桥的产、购、运、税、缉私等盐务。辖招收、河西、隆井、东界、海山、惠来和小江等七个盐场,引地分为大河、小河、桥下三路;其中,大河九埠,行销潮州府属之大埔及福建汀州府属之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和永定等九县;

小河十二埠,行销嘉应州及所属之长乐、兴宁、平远、镇平,江西赣州府属之雩都、兴国、会昌、长宁和宁都州及所属之瑞金、石城等十二州县;桥下八埠,行销潮州府属之海阳、丰顺、潮阳、揭阳和普宁等八县。与两广盐运使互不隶属,只要听命于兼两广盐政的两广总督。”

崇厚反应过来,不禁笑道:“要是咱们厚谊堂的第一任大掌柜做上这潮运同,叶名琛忙着剿贼平乱,自然顾不上他,那韩大掌柜还真能做好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