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将是兵的胆(第2/3页)

陈虎已经把一百八十多名监正、团正召集来了,文武监生们正习惯性地按“团首营”的编制列队,不一会儿便排得整整齐齐。

韩秀峰等李阳谷看完热闹,把李阳谷请到左侧的一排鼓架边,指着鼓架边那张手绘的大幅地图,笑道:“李先生,松坎在咱们的南边,偏一点东,距此约三十五里。松坎河则是东北流向,从松坎镇到白沙岗约六里,白沙岗到水牛塘约五里,水牛塘到麻柳滩约四里,麻柳滩到高坎约五里……到两河口往西北方向拐入我綦江的团山堡。河道全在崇山峻岭中,要是沿河不派勇壮驻守,谁也不敢保证粮饷会不会被劫。”

“这些地方彼此之间相距也就五六里!”

“山里的五六里,跟别的地方的五六里不一样。”

“这倒是。”

“所以这么一来让秀峰有些难办,毕竟拢共就这么点人,处处设防又会防不胜防。”

李阳谷岂能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记名知府是在谈条件,不禁笑道:“韩老爷,以在下之见一个地方有四五十个勇壮驻守应该足够了,六七个地方也就三四百人,并且派勇壮沿河驻守一样是防堵,何况您原本也要沿水路转运粮饷。”

“如果只是转运驻守松坎勇壮的粮饷,两个月转运一次足够了,只要转运的消息没泄露出去,再派些青壮一路护送,自然无需担心这一路上会不会被劫。可转运一省粮饷就不一样了,每个月都得转运,甚至得转运好几趟,沿途怎能不设防。”

“要不跟贵州粮道谈谈,从团山堡到松坎这一路转运粮饷所耗费的钱粮由他们出,或直接从协济贵州的粮饷中扣除?”

“李先生,这种事只有您可以谈,秀峰官不官绅不绅的咋开这个口。”

“行,这事交给我,不过您得先估算下这一路需耗费多少钱粮。”

“雇船工水手和纤夫究竟要多少钱,这您真把秀峰给难住了,秀峰只晓得沿河派勇壮设防一年下来少说也得耗银一千五百两。”

“一千五百两就一千五百两,不过粮饷转运到松坎,要是贵州粮道没及时差人去验收,您得安排勇壮帮着看守。”

“到了松坎一切好说,主要是这一路上的安危。”

……

谈妥条件,韩秀峰请李阳谷稍坐,然后走到一帮文武监生面前,很认真很严肃地说:“诸位,你们中大多人明天一早就率团去松坎、虹关和酒店垭换防,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刚接到制台大人的公文,我等不但要驻守松坎和虹关等地方,还得沿松坎河设防,确保我四川协济贵州的粮饷转运。

至于派哪几个团驻守白沙岗、水牛塘、麻柳滩、高坎、赵四岗和两河口等地方,待会儿营务处会有所安排。至于抵达这些地方后的粮饷,粮台也会统筹供给。

我想跟诸位说得是,别以为操练了一个月,别以为有火器团,就觉得老子天下无敌。贵州的山比我们川东的山还要多,地势比我们川东还要复杂,到处是深山老林,等钻进山林你们就晓得鸟枪没那么管用!”

见韩秀峰如此严肃,张彪、李天宝和陈占魁等人愣住了。

“所以驻守也好,护送马帮商队也罢,诸位绝不能掉以轻心。各团不是都有斥候吗,那些斥候要派上用场,不管到了哪儿,都得先把附近的情形打探清楚再行事。”

韩秀峰顿了顿,接着道:“明天是头一次换防,但不会是最后一次,今后每隔一两个月都会换防,一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容易懈怠,二来也要借这个机会熟悉下黔北的山川河流。因为从我们脚底下到松坎这一带,堪称百战之地!

现而今两江、湖广等地闹长毛,贵州闹贼匪,驻守我四川的八旗绿营被抽调一空,想保老家平安指望不了别人,只能靠我们自个儿。我韩秀峰在家,自然会义无反顾前来办理防堵。要是将来我韩秀峰有啥事去了别的地方,到时候也恳请诸位率青壮来帮同官军防堵,保我川东父老平安!”

说完之后,韩秀峰深深作了一揖。

众人这才意识到他的良苦用心,急忙不约而同躬身回礼。

劈山炮说白了就是大号的抬枪,炮手无需刻意训练,直接从五个火器团中抽调没有枪的鸟枪手,再从别的团抽调一些勇壮,连人带炮分发给驻守松坎、虹关、酒店垭、白沙岗、水牛塘、麻柳滩、高坎、赵四岗和两河口的几个团,既可以用来御敌,也可以当信炮使。

第二天一早,一百三十多名文武监生拿着换防公文,带着刚换上新号衣的勇壮,浩浩荡荡地开出了大营。李阳谷也带着十几个制台衙门的亲兵跟着去了,显然不去亲眼瞧瞧不放心。

还有一千五百多勇壮没操练,剩下的几十个文武监生摩拳擦掌,开始为如何训练即将回来的勇壮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