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棒打鸳鸯(第2/3页)

把汉那吉一听,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往门外冲:“哈斯图雅!我来救你了!”

十来个侍卫将他团团围住,好容易按倒在地上,把汉那吉就像上了岸的鲤鱼,拼命蹦跶,“你们放开我!我要杀了你们!杀了你们!”

鲜血再次浸透了衣服,把汉那吉将魏采薇好不容易缝合的伤口又撕拉开了!

再这样闹下去要出人命的,魏采薇没有办法,给把汗纳吉喂了一点“好东西”,将他迷晕。

把汉那吉终于安静了,魏采薇拿出针线修补伤口。

做完这一切,魏采薇累得额头都是汗,背着药箱出门,几个侍女慌忙跑来说道:“禾大夫去看看哈斯图雅,她晕倒了。”

哈斯图雅气急攻心,魏采薇几针扎下去,哈斯图雅就苏醒了,醒来就寻死觅活,要见把汉那吉。

侍女们只好拿着绳子,将哈斯图雅捆起来,看着被当做物品般对待、送来送去的可怜女人,听着少女凄厉的哭声,魏采薇心下不是滋味,但是身为一个番邦大夫,她对此无能为力。

魏采薇心情烦闷,丁巫来找她,“跟我去红妆脂粉铺——陆缨回来了。”

时隔三个多月,陆缨终于从京城带来了隆庆帝的答复。

隆庆帝虽然力排众议开海禁,容许民间搞海外贸易,但是他对西北的互市没有兴趣——很简单,开海禁大明能够得到丰厚的税收,互市赚不了多少钱。

但是,内阁几位大臣都不想再打仗了,主张休养生息。

内阁首辅大臣李春芳甚至利用隆庆帝的习惯——跟亲爹对着干,说嘉靖皇帝一直不肯开互市,两国边境频频交战、人烟凋敝,良田荒芜,开互市不仅仅是得税收,还能带来和平,有助西北恢复农耕。

隆庆帝一听,父亲要海禁,我偏要开海禁。父亲不准互市,我偏要互市。便同意了与三娘子合作,两国停战、开互市。

陆缨带来了隆庆帝的密函、还有陈皇后赐给三娘子的衣服首饰,装了满满一箱子。

“等等。”魏采薇问道:“内阁首辅什么时候变成了李春芳?不是徐阶徐阁老吗?”

陆缨说道:“内阁起了内讧,徐阶和高拱不和,徐阶是前朝阁老,高拱是天子老师,两人斗的厉害,指使手下官员弹劾对方,那个当官没有把柄?两人互相捅刀子,结果两败俱伤,都被对方揪住了小辫子,前后辞官,回家养老去了。山中无老虎,老好人李春芳捡了漏,就成了内阁首辅。”

魏采薇立刻起了警觉,看来这一次官场的更迭和上一世几乎一模一样,徐阶和高拱角逐,猛虎相斗,两败俱伤,两人都以年迈为理由,乞骸骨归乡,以求一个体面的退出。

但是,徐阶归乡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朝堂,小儿子横行乡里,霸占良田,被大明骨头最硬、最清廉的的文臣——海瑞奏到御前,徐阶差点晚节不保。

而高拱走后,隆庆帝追忆在藩王府艰难岁月、苦苦煎熬时,是老师高拱不离不弃教育鼓励,念及旧情,便下旨将高拱启复,重新回到了内阁,一块老肉再次下锅,成了“回锅肉”。

内阁首辅李春芳这个老好人晓得自己拦住了高拱的位置,与其被抓住把柄挤下去,像徐阶一样晚节不保,不如主动退出,让出位置,就乞骸骨回乡了。

李春芳一走,“回锅肉”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大臣,然后……

魏采薇问陆缨:“徐阁老辞官归乡,你三姐也跟着去了华亭?”徐阶是松江府华亭县人(今上海市松江区)。

陆缨说道,“徐阁老一退,我三姐夫也要跟着退隐,去了南京的刑部当差,清水衙门一个,远离京城官场是非,我三姐带着外甥随三姐夫去了南京。这样也好,自从三姐全家定居南京,我二姐不再怨她当初不肯帮严家了,姐妹和好如初,时常通信。怎么了?魏大夫觉得有何不妥?”

徐家已经全面退出了官场,陆缨的家族失去了最大的□□,将来……魏采薇心想,该来的还是会来,这一世,陆缨和陆家起码还有我们。

山雨欲来风满楼,而此时只有魏采薇一人知道。

汪大夏浑然不觉,他现在很兴奋,迫不及待的向陆缨邀功请赏,“陆统领,你去京城的这些日子,我们已经把白莲教连根拔起了,五万教民基本跑的差不多,都在关内开垦荒地,过上新生活,再也不相信白莲教的鬼话。现在教主赵全、副教主李自馨等一些头目都成了无牙的老虎,对大明已经没有威胁,成了废物,锦衣卫找机会把他们抓起来,带到大明受审,公开处刑,以告慰庚戌之乱死去的冤魂。”

陆缨也没有料到胜利来的如此之快,一场大旱天灾就改变了一切,即将大功告成,陆缨激动的看着丁巫:“你来丰城之前许下誓言,不破白莲誓不还。现在理想即将成真了,我带你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