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是暗恋成真(第2/3页)

“什么话?”

“我有男朋友了。”

“可是她不信。”

“随便她信不信。”

梁栋是随便了,顾宜乐做不到啊。

“说不定以为你拿我当挡箭牌呢。”在狭窄的厨房里踱步两圈,顾宜乐酸溜溜地问,“我看你应付自如的,经常碰到这种事?”

好家伙,怪不得梦里的洒水车都是绿色的!

梁栋没肯定也没否认,还是波澜不惊的样子,用刚洗干净的铲子把蛋盛到盘里。

然后抬头看向顾宜乐:“如果你愿意配合,我可以让他们现在就相信。”

吃过早餐,前往比赛场地的路上,顾宜乐坐在车里抱着手机,将梁栋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偷偷存到手机里。

那是一张自拍,两个人,背景是橱柜,个子高的从背后抱住个子矮点的,姿势亲密,构图温馨,但凡不是瞎子,都能看出照片上俩男的什么关系。

何况文案还配了个爱心,潜台词便是——有对象了,别烦我。

对全部联系人公开,也就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顾宜乐满意了,摇头晃脑哼起了歌。

哼着哼着想到什么,问梁栋:“董俊哲好像不知道李嘉怡对你有意思,你怎么跟他说的?”

梁栋言简意赅道:“直说。”

顾宜乐为难道:“这样不好吧,你和他是朋友,他喜欢的女孩喜欢你,稍有不慎,你俩就得反目成仇。”

梁栋说:“不至于。”

“欸等一下!”顾宜乐又有新发现,“难怪你今天租车了,董俊哲是不是气得不想把车借你了?”

“如果因为这种事情就反目,这个朋友不交也罢。”

梁栋的声音很平静,好像完全没把这些普通人会觉得苦恼的事放在心上。

一点也不稀奇,他原本就是这样的人。

只不过他的冷漠在面对顾宜乐时,会露出一条不明显的缝隙。

因此回答后面的问题时,顾宜乐明显感觉到梁栋认真了起来,是盼望得到理解和回应的姿态。

“租车是因为那辆车可能会让你生气。”稍停片刻,梁栋接着说,“而且你喜欢蓝色,租一辆蓝色的车,你会喜欢。”

顾宜乐不解地问:“这很重要吗?”

“很重要。”梁栋说,“如果你喜欢,心情会变好,从而有助于比赛发挥,甚至提高获奖概率。”

“你也希望我拿奖?”

梁栋摇头:“与其说希望你拿奖,更让我在意的是拿奖之后,你能在这里多待几天。”

后来顾宜乐总是会想,梁栋要是早点说这话,他再努努力,一等奖恐怕都可以肖想。

毕竟爱情这东西真奇妙,妙就妙在可以无缝转化为动力,让人愿意为之争取哪怕一分一秒,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可惜顾宜乐醒悟得晚,坐在比赛现场的后台才感受到压力,看着来往穿梭的不同面孔,有几位甚至在他们学校的音乐厅开过个奏,他抱着琴慌得直抖腿。

“我现在开始想拿奖了。”顾宜乐有些迷茫地问,“这样对那些准备了许多年的参赛者来说,是不是很不公平?”

坐在他身旁的梁栋说:“不,这是你个人的欲望,与其他人无关。”

顾宜乐面色凝重:“我一直以为支撑着我拉琴的动力是爱与梦想,没想到我也是个有欲望的俗人了。”

梁栋安慰他:“欲望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个体为了满足欲望做出的努力推进了群体文明的升级,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有欲望是件好事。”

“好吧。”顾宜乐只好接受了这套无懈可击的理论,并扯开话题,“我们还是聊点别的吧。”

他们聊起了小时候的事。

“我妈说我小时候见过你,还和你一起玩过。”说到这个,顾宜乐面露苦恼,“可是我一点都不记得了。”

梁栋应了一声,道:“那时候你还小,不记得很正常。”

顾宜乐撇嘴:“你就比我大一岁。”

“那时候我比你高这么多。”梁栋比画了大半个头的长度,“你还很小。”

“好吧好吧,我小。”顾宜乐索性承认了,又忍不住挽尊,“那是发育晚,我以前可是校篮球队的。”

想了想,他不服输地补充一句:“也很招女孩子喜欢的。”

梁栋勾唇:“嗯。”

顾宜乐小时候有多招人喜欢,他怎么会不知道?

七岁那年,梁栋随父母南下前往s市,名为旅行,实际上是找当地一名心理学专家治病。

梁栋不觉得自己有病,可是母亲近来总是用担忧的眼神看着他,深夜经常坐在他床边哭泣。

所有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他,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不一样的,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和他说话,他也从未觉得孤单。

那时的梁栋想,我可能真的病了。如果听话可以让妈妈开心一点,不要总是掉眼泪,那他愿意去不同的医院,愿意回答来自不同的叔叔阿姨的奇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