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初露锋芒(第5/7页)

她一手托腮:“美女这个词,让我想起了我的高中同学邵东旭,他天天叫我美女,不叫我的名字。但我是一个有名字的人。”

江逾白当场编出一个新的晨间新闻标题:“深度好文,精彩不容错过,博士生林知夏关于‘分布式量子计算程序逻辑’的最新研究进展。”

林知夏心花怒放:“我喜欢这个标题!你可以做新闻主编!”

江逾白坦然接受林知夏的赞誉。他又看了一眼网页,这才牵住林知夏的手腕,带着她去吃早饭了。

林知夏在餐桌上告诉江逾白,她收到了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的邀请函。周日早晨,她要前往德国柏林,印度学姐会和她同行,她们要在德国待上一个礼拜。

江逾白为她感到高兴。

周日早晨,江逾白亲自开车把林知夏送到机场。

临别前,林知夏在江逾白的脸上亲了一口,还留给他七封情书。

“你每天拆一封信,”林知夏软声道,“等你看到最后一封,我就回来了。”

江逾白把情书装进车内的暗格。他说:“我想去德国看你。”

“不可以,我不同意,”林知夏却说,“你明天还要上课,你不能为了我逃课。”

她拎起行李箱,朝他挥了挥手:“下周六见!”

她高高兴兴地奔赴学术大会。

她很喜欢同行之间的交流。

但她和江逾白才刚分开,江逾白已经开始想念她。

江逾白一边反思自己是不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一边又掏出手机,标记林知夏回来的航班路线和时间点。

江逾白拆开林知夏留给他的第一封情书,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品读,反复看了好几遍。触及她笔下的文字,就好像摸到了她的手指,洞见她的内心世界。

*

由于林知夏不在家,江逾白约了几个朋友去打高尔夫球——孙大卫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孙大卫曾经在迪拜的帆船酒店散心,在挪威的“罗弗敦群岛”钓鱼,在冰岛的黑沙滩上观赏极光。他甚至回了一趟老家,吃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家乡菜。姥姥姥爷轮番开解他,为他指点迷津,那些爱恨痴缠的心绪都变淡了。

生活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但是,孙大卫的心里仍然有一条伤疤。

孙大卫穿着一身运动服,对江逾白说出一番心里话:“我累了,不会再爱了。”

江逾白挥动高尔夫球杆,打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弧线。他看着高尔夫球的运行轨迹,高深莫测道:“干脆专注事业吧。”

孙大卫叹了口气:“事业啥的也不好整啊……”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便问:“我伯父升迁去北京了,和我讲你来着,你小时候在长白山度假见过他?”

江逾白简略地答道:“见过几次。射击场上,他的枪法很准。”

孙大卫说:“哎,是的,他二舅是护林员,他十几岁的时候,他二舅带他进山里打过猎。”

江逾白状似不经意地提起:“北京那边的规矩多吗?”

“我哪里晓得,”孙大卫实话实说,“你家在北京的路子更多吧,我家就靠我伯父一个人。”

附近还有别的同学走过来,孙大卫和江逾白都挺避讳当众谈论家里的政商关系。他们转而讲起了近两年的新兴产业投资,孙大卫竟然说到了“量子计算”。

孙大卫对于“量子”的评价是:“硅谷冒出好几个新公司,打着‘量子’的旗号,没人知道他们干了啥。”

江逾白游刃有余地应对道:“我对这个行业没什么了解。要是能把概念股炒起来,我们入手也不亏。”

孙大卫像他的好哥们一样,跳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炒热,我看风向。”

江逾白随口答应了他。

碧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上,孙大卫一只手甩动球杆,态度积极地问他:“林知夏不就是干这行的?你有啥不懂,回家问问女朋友啊。”

江逾白打球的动作一顿。

孙大卫又说:“哎,提到女朋友,小江,我的心里就好苦哇……”

孙大卫原本以为,他已经彻底从情伤中康复了。

哪里想到,今天再和江逾白谈及旧事,孙大卫的眼角又流出了“宽面条泪”。

孙大卫悲哀地心想,如果有人把他现在的模样拍下来,配上文字,发到网上,他一定会成为全网通用的“宽面条泪”表情包。

孙大卫泪眼朦胧地望着江逾白,只觉得江逾白越发高大帅气,英俊不凡,意气风发——这就是男人被爱情滋润过的样子。他有些羡慕江逾白和林知夏的稳定关系,感觉他们俩似乎从没吵过架。

*

与此同时,林知夏快速适应了德国的生活。

抵达德国柏林的第一天,林知夏就一个人出门逛街了。

她在酒店附近的集市上转悠,闹市区的行人络绎不绝。她好奇地观望四周环境,听着大街小巷的德语,她能理解每一个德语单词,这让她脚步越发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