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4页)

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希腊人……他们开明,他们宽容,他们愿意和世界上所有愿意生活在一起的人,组成一个共同的称呼“奥斯曼人”;他们还发明一种独特的,构建在苏丹近卫军之上的行政体系。

艾哈迈德三世叹息,骄傲、愤怒、痛苦……交杂。

“早期的历史上,土耳其人在其他地区做过奴隶,在奴隶身份下繁荣壮大。建国后,他们借鉴东西方政体经验,采用一种类似的近卫军制度,创造由征募兵组成的近卫军统治机构。”

“这些征募兵,或是在战争中俘获而来,或受征募而来,或在市场上买来,或是被作为礼物送来……当然,也可能是自愿投效的。他们统一皈依伊~斯兰教,接受禁欲生活,离开家人,放弃所有的个人财产……

作为回报,他们将在为近卫军准备的宫廷学校里,接受最优良的教育,最严格的训练,组成奥斯曼近卫军,获得最适合发挥个人才华的公务职位,还有机会获得晋升,一路升迁成为大维齐尔。”

保康明白。

“征服者通过被征服者实现对国家的统治。东西方的人看来都是十分怪异,但它却是一种开明而实用的机制,充分发挥中下层年轻儿郎们的忠诚和能力,造福于帝国和百姓,权利分化,政治清明……

它的好处说不完。正统的奥斯曼人有天然的公民权利和监督权,而他们有种种公职人员的特权——双方一起,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逐渐演变成一个不搞世袭、唯才是用的高度文明大国。”

艾哈迈德三世因为他的“明白”微笑开来。

“殿下说得非常对。这种体制很好,很好。既保证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权势,维护国家稳定,它还使得奥斯曼人远离各地方世袭贵族们破坏性的内斗、裙带关系泛滥的荼毒。

有鉴于此,奥斯曼的苏丹也不再进行任何联姻,而是从这些征募兵里选择女性繁衍后代……不管是好是坏,不管欧洲人如何不认可,奥斯曼皇朝有了各种各样的民族血统,也有了五百年的繁荣兴盛。”

保康由衷地钦佩。

“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此前都没能做到的事情,奥斯曼人做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崛起成为一个时代威震天下的大帝国,成为欧洲世界举足轻重的制衡力量。”

…………

艾哈迈德三世愣愣地看着保康,表情恍惚,好似看到先人们的无上荣光,那所向披靡的奥斯曼骑兵,那令人肃然起敬的外交手腕,那法度严明下的富庶繁华……

“苏莱曼苏丹是欧洲人心里的‘立法者’,伟大的苏莱曼大帝。可是极盛之后就是衰落。它很缓慢,它才只有六十年,可是我可以看到,一头猛兽的牙齿逐渐老去的悲痛,它是如此的不可遏制。”

“保守没有活力的亚欧非中心大陆,面对文艺复兴的欧洲毫无还手之力,人口增加一倍,经济却逐渐落后,大量的农民流离失所,大片的土地化为荒芜,大量的世袭贵族巧取豪夺……

世袭贵族的势力趁机伸向近卫军,近卫军的团结和自律不再,近卫军不再一致对外,变成内部斗争的工具之一,苏丹的后宫开始干涉政务,国家统治**丛生,逐步丧失民众的信任……”

艾哈迈德三世的眼泪再也忍不住。

“接连不断地在战场上吃败仗、在不利的和约上签字、不停地沦丧国土,人人都喊着‘永远不败的奥斯曼人失败了’……

人人都知道,要重新夺回属于奥斯曼人的荣耀,需要一位强大有力、具有远见卓识的苏丹,可是……

愈演愈烈的**现象,造就广泛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明知道当前的形势,他们优先维持自己的利益,宁愿看着帝国苟活衰落,他们罢免我的哥哥……殿下,你知道我被迫坐上苏丹后的痛苦吗?”

艾哈迈德三世哭得好像一个小孩子。

保康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艰难地吐出三个字。

“……我理解。”

我理解,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大帝国走向落寞的无助和悲哀。

我理解,曾经荣耀地站在强国顶端的奥斯曼人,直面这份落寞的痛苦和迷茫。

我理解,奥斯曼和沙俄打仗战败后,却因为老对头欧洲要遏制沙俄的力量扶持着不溃散的讽刺。

保康默默地等候艾哈迈德三世发泄他积压的情绪。

傍晚时分,临分别的时候,保康只有一个建议:“可以试着,给奥斯曼留下一片和平之地,希望之地。”

艾哈迈德三世呆立,真诚地鞠躬行礼:“真主保佑殿下。”

…………

伴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不光是民众的贫困和国土的丧失,还有欧洲各方势力的渗透,奥斯曼土耳其的分裂,永无休止的各方内部势力争斗……艾哈迈德三世知道,保康知道,该知道的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