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慰亭鸭的难题(第2/3页)

袁子丹笑道:“袁慰亭是在这道菜中部分恢复了‘糯米八宝鸭’的做法,先在鸭腹中放入糯米、火腿、酒、姜汁、香菌、大头菜和笋丁,然后才放入瓷罐隔水蒸。

而且慈禧太后远远比他要节俭许多,还只是用清水蒸,袁慰亭却是用鸡汤来蒸,也是要蒸上三天,才能让鸡的味道慢慢融入。

这道菜不仅美味,更有食补的作用。鸭肉滋阴益胃,利水、消肿,加入糯米和香菌后,更有了状阳的作用,袁慰亭有一妻九妾,想必是非常喜爱这道菜的。”

周栋望着袁子丹,眼神儿有些古怪。心想你家先祖的红颜知己恐怕比袁大头还要多,不知道最喜欢的又是哪一道菜呢?

只听袁子丹又道:“这道菜原本是改进的不错,而且是个上好的食疗方子,我有心将其引入随园菜中,可是有一点让我非常不满意。”

周栋道:“是时间吧?”

“正是。”

袁子丹道:“华夏菜中有很多炮制繁琐、程序复杂的菜品,但那都是因为食材本身的原因造成,不会被人诟病为‘奢侈’。

可这道菜却不同,本来就是出自袁慰亭这个窃国大盗之手,而且所用食材都为常见之物,如果这样也要花费三天时间,难免会被人说我随园崇尚奢靡之风,于我袁氏名声有碍。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既保证这道菜的品质,又可以缩短时间,比如将三天缩短为三个小时?可惜一直想不到破解的办法。

周老弟惊才绝艳,为我勤行中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不知可有良策?”

周栋听得很想翻白眼,你这是要疯么?这我哪会有什么办法!

就不说袁大头家的厨师了,难道当年清宫里的御厨都是白吃干饭的么?这些可都是当时最顶级的厨师,要是有办法,他们还会花费三天的时间蒸鸭子?

“哎,难道以周老弟的厨艺,也没有解决的方法么?”

袁子丹微微叹息道:“看来要做这道‘慰亭鸭’,也只有不惜耗费功本,不顾奢靡才行了……”

“确实是没有好的方法。如果是清宫菜中的‘清炖鸭子’,倒是可以用内外交攻的方法,先在鸭子腹内灌入汤汁。”

周栋想了想道:“等到升温后,鸭腹内的汤汁会从内向外烫熟鸭子,这样虽然可能会失去一两分的味道,却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可是袁大头的改良版就不好用这个方法了。”

“没错,因为袁慰亭又在鸭腹中添加了糯米、火腿、酒、姜汁、香菌、大头菜和笋丁,妙就妙在外面的鸡汤缓缓升温蒸熟鸭体,而鸭体内的各种食材则在‘半干培’的状态下成熟,这样才能让各种食材饱吸鸡汁鲜味,同时又不走失自身的味道。”

袁子丹点头道:“如果在鸭腹内灌入汤汁,就成了浸泡汤煮这些食材,那岂不是等于在鸭腹内做了一锅乱炖么?绝非我等为厨之道。

我甚至想过在鸭腹内塞入一些鹅卵石,利用其快速吸收热量,同样起到内外交攻的作用。

可是却无法保证这些鹅卵石能够在鸭腹内平均铺开,如此就很难掌控火候;就算能铺垫好这些鹅卵石,也担心这些石头吸聚了过高的热量,反倒会烤坏了鸭肉,难,难啊……”

周栋也摇头道:“既然袁先生连塞入鹅卵石的方法都想过了,我怕是也想不出别的好办法了。”

“哈哈,周老弟不必介意,或许本来就是我异想天开吧。

其实我们这些为厨的,就算手艺再如何高明,终究也不能够逆天而行。

这道‘慰亭鸭’说来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多少名厨都想要缩短其制作时间,却始终无人能够解决。我袁子丹何德何能,难道还会比这些老前辈们更强么?”

袁子丹倒有几分先祖的潇洒风范,虽然难题破解无望,却也没有失望沮丧,反倒来劝周栋:“不想了不想了……周老弟,且尝尝我这里的好酒,还能入得你口么?”

两人边品茶边说话,不知什么时候那些争入藕花深处的京都大学女学生们已经静悄悄地离开了,先前还在与女学生们诗词唱和、白衣如雪的‘袁公子’已经出现在凉亭内。

问候过父亲,又恭敬地叫了一声‘周叔’,袁幼良从手中的食合内拿出四样小菜和足有两斤的一大壶酒。

周栋看了看,发现这四样小菜都是《随园食单》上见载的名菜。

分别是‘整蒸猪头’‘肥鸡松’‘王太守八宝豆腐’和‘蜜酿刀鱼’,除了刀鱼外,都是寻常的食物,但是每一样都做得精巧细致,异香扑鼻。

笑道:“怎么袁大哥你不怕我偷学你的绝招了?”

袁子丹哈哈大笑:“随园菜最讲究的就是心得、火候两项,用料、做法早在百年前就公之于众了;却是不靠所谓的技巧,而是靠我袁家一辈辈摸索心得,厚积薄发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