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陌上桑(第3/3页)

学生笑了起来。

“第二种说法是早年一个非正统学者的匠人提出来的,他说很多技艺高超的匠人在锻造时为了容错,会锻造双子剑,择优而录。这柄剑很可能是真正紫薇剑的兄弟剑,是那匠人瞧着自己最完美作品,偷偷背着始皇帝留下来的同炉作品。”

学生们发出了‘吁’的呼声。

“第三种可就没前两种这么欢快了,”教授叹气,“大家都知道武安君死在了匈奴手中,从秦史上不难看出自秦始皇直至秦二世,他们两人都似乎特别在乎草原和匈奴,甚至始皇帝早起还出现了一个不落一人不留的残忍举动——这是很多史学家评判他‘暴君’的缘由之一。”

“那个时候北方边关以立,匈奴早已被驱逐进入欧洲版块,那么他们对草原的扩土,激励百姓北迁西进,除却是大势所趋,为稳固江山帝业,还为什么?”

学生们渐渐安静了下来。

“这柄紫薇,很可能是当年武安君出征,始皇帝交付于他,作为一军统帅的信物——见此剑如见君王。这也就能说清为什么后来的丝绸之路为什么拉了那么长,甚至是官方的士兵护卫左右——他们一直在追寻紫薇剑。”

“那尸骨呢?”底下传来了学生小声的询问,“武安君葬在哪里了呢?”

“没有明确的史诗记载,实际上没人知道当年武安君战死之后,秦人是否找回了他的尸骨。”老师也不愿意课堂气氛变得如此凝重,“这也是那些始皇帝容不下武安君的少数派,判定这对儿君臣其实没历史上书写的那么和美的证据之一。”

“咳,扯远了,总之,下个月的《国家宝藏》可是要出一篇始皇番外的,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