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三杯吐然诺(第2/2页)

嬴政眉毛一挑,声音中夹着好奇:“只是如此?”

“只是如此。”

“那作为交换,”嬴政抬手从小茶几旁举起了舀勺,“你刺秦是为何?”

张良看着嬴政的动作,一手撩着袖子,一手将茶杯向前推了半分:“是为大义。”

“何为大义?”深色的茶水自勺中滑落,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浅色的小瀑布,落入杯中发出了清脆的嗡鸣声。

“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所谓大义,自然是君臣之礼,”张良想都没想,“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自应以仁义礼志信待人处事。”

嬴政嗤笑一声,将他对张良给出答案的不屑展露与表面:“君臣之礼?若君错,臣子可有指明之责?”

“有。”

“既有,上下尊卑何在?”黝黑的眼睛里闪过寒芒,“以忠侍君,何又为忠?是追随主君?若是臣子拥护君主,若是天下皆判定君王有错,臣子又要如何?”

“当谏言。”

“若君王不听,一意孤行呢?”

张良一顿,他看着秦王似笑非笑的模样,抬手拢住了茶杯。

嬴政看出他的避而不厌,故大笑了起来:“朕来回答你,当如韩非子那般从之。”便是知晓此行千万险阻,便是预料到不得善终,却依旧会遵从君王之令,“是如韩非子那般,明知入秦便是送死,却因为君王说‘你去’而入秦。”

“可张良,你自问,你真的有遵从君王之令?”

显然是没有的,若是真的遵从,又为何不在韩王身边,而是与那些欲图刺秦的六国中人在一处,甚至放弃了苟活以全大局的更优选项,落得如今坐在秦皇对面的下场呢?

因为他不屑,也看不起韩王。

“仁义礼智信,”嬴政大笑着,远远看去他与张良是一派和睦的模样,“用这种东西治国的君王,早就死在尘埃中啦——便是当年韩王,他治国以法,又比如今你们口口声声律法严苛的大秦好道哪里去了呢,他治下的百姓难道能有如今大秦百姓这般容貌么!”

嬴政看着张良,声气如洪:“所谓大义,难道不该是念世人所念,想世人所想,做世人所盼么?难道不该是为一个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矜寡孤独皆有所护的大同世界做出一切努力么。”

张良垂眸,看着杯中晃动的茶水:“秦皇心中大义,是大同天下?”

“有人问孤,”嬴政不答,转而讲起了故事,“杀一人救百人,可否?”

张良没有作答。

嬴政也没一定想要个答案:“杀一人救千人呢?”

张良看着茶水中的倒影,神色莫测。

“杀一人而救万人呢?杀一人而救十万,百万,甚至天下百姓呢?”手中的舀勺落回到了身侧的壶桶中,“可若是杀了万人,只为救一人,可那一人活下来,却能救十万,甚至百万人呢?”

张良的手抖了一抖。

“杀一人救万人,与杀万人救一人,功德罪孽,孰轻孰重?他韩王死了,韩国灭了,可从今往后这片大地上只有一个声音,只有一个国家,邯郸与咸阳的百姓同为一家,再无战争,更无隔阂了呢?”

“这天下本是商纣的,是文王夺了商纣的天下,尔后群雄分食了文王的天下,大秦又为何不可一一夺之?”嬴政没有错过张良脸上闪过的异样,“便是韩国,最初也不过是分寸之地,靠着吞噬他国逐渐强盛的吧。”

“成王败寇,不过如此。”

至此,张良抬眼,终于敛去了脸上的仇恨:“你是想劝良,韩国覆灭本事天理循环?”

“不,朕是向说,大秦早晚也会被他人推翻的。”嬴政调整了一下靠椅的位置,“不是今日,便是明日,或许是后日。自朕的秦朝建立之始,朕就知道早晚有一日,大秦会变为他人嘴中的‘前朝旧国’,也会有秦人如你们这般,为了复秦拼尽一切。”

张良脸上闪过了一丝茫然。

“朕就是好奇,”嬴政如此说道,“朕没丧过国,所以想找你们聊聊,”理直气壮的看着张良,“丧家犬复国无望,却一定要在这条路上走到死时,究竟是什么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