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第2/2页)

“您之前似乎才和雁北君说过,若秦人入关,则天下皆为秦人吧。”

“王家的事情怎可与那些普通百姓家一概而论,这可是天下。”嬴政又舀了一勺酒,“唔,扯远了,总之他后来说自我入林他就跟在我身后了,但是他不想理我,所以就那样看着我傻傻地找人,若不是失脚差点儿出意外,他是不会现身的。”

蒙毅若有所思:“您那个时候六岁,那雁北君才……四岁?”该说不愧是平民出身却能打的关外蛮夷闻声而逃,甚至让赵王恨得牙痒痒,找到机会连利弊都不权衡了直接宣布病逝的人么。

“所以,不用担心他,”嬴政哼笑一声,“孤倒是更期待赵王和廉颇再狠一些,”他的手自酒杯边缘划过,像是舞者在舞台上起舞,“最好让他遍体鳞伤,鲜血淋漓。只有这样的痛,才能让他清楚的看到他不愿意承认的那些东西——”

嬴政的声音微低,与其说是恶意,倒不如说那是隐忍多年的期望:“让廉颇狠狠地打醒他,然后亲手,”舔了舔嘴唇,声音咿哑却旖旎,“亲手将他送到孤的怀里来。”

瞧见这样的嬴政,蒙毅的表情还是一如既往,并未被他突然地变化吓到:“您就不担心他失手被杀了么?那可是对他恩重如山的廉颇,若是当年没有廉颇的帮扶,也没有如今的他吧?如此忘恩负义的人,也敢用?”

“嗤,”已经将不屑完全展露在脸上了,“一个没有籍还能自有出入邯郸,在冬日里还能猎杀到皮毛卖给贵妇,甚至吓走棕熊,还不到七岁的孩子?知道么,当年我第一眼见到甘罗,想的是什么?”

“我在想,他今年,也十二岁吧?”所以才会同意了吕不韦的请求,否则就算他只是朝堂上的傀儡,也决不允许这群人将秦国作为赌局,“就是因为见过他那样的人,所以才会期待啊。”

蒙毅想起幼年时的嬴政,还有他眼睛里不似孩童的目光:“他对您影响很深呢。”

对此,嬴政应了一声,算是承认:“如今,孤把天下这个大饼画给了他。”端着酒盏起身,视线却落在了亭子远方小跑而来的人身上,“那日,孤看见了,他眼睛中燃起的,可以灼烧一切的火光。”

“在他看到这个天下之前,没有什么能够取走他的性命。”嬴政笑了起来,有的只是欣赏和同类之间的惺惺相惜。

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这个天下更名改姓之前,咬着牙他也要活下来。

“所以,雁北君已经回了雁北?”瞬间,所有的线在蒙毅脑海中穿了起来,“这就是为何赵王这些日子彻查邯郸,封锁了王都的道路,还在城头挂了那么多人的真正原因?”

不是因为公子嘉遇刺,也不是因为有人烧了赵王宫。

是因为雁北君回到了他自己的地盘上,赵王的人再难触及,所以他在恐惧:“但是不对啊,”如果真的是因为这样的话,“廉颇不是已经在邯郸了么?怎么会让他那么轻易的逃脱出来?”

“除了他自己,”嬴政却是一副毫不意外的样子,“没人能让他死。”云淡风轻的说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后,他看着气喘吁吁跑到他面前的宫人,“说吧,什么事。”

“回,回王上,”那内侍喘着气,“赵国快报!”将手中的丝帛递了上来,蒙毅也很有眼光的赶紧起身,从对方手中接过了丝帛,转身递给了嬴政。

然而嬴政却没接:“你看吧。”似乎对这封加急密报毫不感兴趣,他转过身,端着酒杯走回了他之前站着赏鱼的位置。如同秦国的大军此刻并未压迫赵国的边境,如同这只是一封完全不重要的消息。

蒙毅喏了一声,摊开了丝绢,看着看着,他的眼睛逐渐瞪圆:“王上英明,”他呢喃着,因为过于不可思议而致使他的声音失真,“赵王发诏要求雁北交出谋害信平侯廉颇的人,同时要求雁北军听命于李牧,打散重新编入抗秦的军队中。”

若是这样,他还不至于如此:“雁北,就交了四万人?”

这和□□裸的宣布他对邯郸不满,要单干有什么区别。据他所知,整个雁北的百姓大约在五十万上下,雁北边关储军单男子就能有二十万,更别提雁北民风彪悍老少皆武,据传还有女子军了。

“当年廉颇去雁北的时候,刚好带了四万人。”嬴政发出了轻笑声,然后笑声越来越大,最后整个院子中尽是他的笑声回档,“真可以啊,无论是赵迁,还是他。什么春平君,他赵迁才是我秦国真正的细作吧!”

“问问那家伙,”嬴政勾起嘴角,像是狼盯上了正在啃食,毫不知情的兔子一般,眼中尽是贪婪凶狠的光,“孤既然已经承诺了不动雁北,他可愿为孤领兵而战,踏平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