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2页)

陛下任人唯贤没有错,但……唉。

这边风生水起,那边,元聿的大军折入山中,河西已在望。

圣旨早已抵达,蠢蠢欲动的西北驻军,听闻陛下御驾前来,吃惊而羞愧,完全不知该用何种面目迎接陛下,昔日立下的血誓,如同铁掌般掴在脸上,肿得生疼。

但河套及河西走廊地区,自古以来属于中原王朝的统辖这一点不假,因此他们立即振作,用最虔诚恭敬的姿态,叩拜天子亲临。

“臣有罪!”

“臣有罪!”

“臣有罪!罪当诛灭!”

三军统帅皆臣服跪在元聿面前请罪。因为内乱,致令大魏接连丢了数座城池,这一点无可辩驳,若是早一点防患于未然,事态的发展绝不至此。

元聿的冷峻眉目扫过诸人,最后,停在了他们身上,冰冷的沉嗓犹如洪钟一般从肺腑之间涌出,带着最为果决沉毅的力量:“你们之大罪,罪在朕已严令,勿纵稚燕归国,然而你们倏忽放纵,令他连夜疾驰,通关克阻,潜逃北漠,不知所踪。你们之大罪,边境兵乱四起,而自乱阵脚,丢失边城四座。”

“陛下……”

“将此三人押下去!”

元聿已不会再等他们说完。

若不是顾虑阵前斩将大伤军心,此刻,他就已就地诛杀了这误国三人。

深夜,军帐千座,元聿独坐帅帐,忽然有一人乘一匹快马踏碎沙漠胡天月色而来,守备皆惊,以为是地方探子,险些放箭将其诛杀,但来人却送来一枚出自神京城虎贲营的令符,自称曾是董允麾下。

众人皆惊,但见少年面庞浴血,一身杀伐之气,手中拎着一只湿淋淋的包裹,正不断往下淌水,当下面面相顾,主事之人放了他进去。

元聿见到小五掀帘而入,目光也立刻就落到了他手中的包袱上,带血的包袱所裹着的,应该是是一颗人头。

元聿脸色凝然:“谁的?”

小五屈膝下跪:“回陛下,稚燕之头!”

元聿面有动容之色。

小五道:“稚燕逃脱罗网时,陛下曾发下一道诏令,拦截稚燕,若事成得手,就地将其诛杀,悬赏黄金百镒,加千夫长。”

“小人受董头儿之命,一直潜伏在南明城,看到陛下所发出的告示以后,立刻就找来的当地的好手,一同绘制了从神京出来回北漠最易通关的地图,决定到关隘去堵人。但可惜的是,当小人感到最后一道关隘之后,也没追上稚燕,竟让他逃回了沙漠。地界已在我大魏版图之外,但小人熟悉地图,知道他这一去至少还需数百里方得回归王廷,便一人快马冲将上去,终于在他逼近部落之时,用箭射穿了他的胸骨,取了他的项上人头,为我军祭旗。”

元聿惊讶于,这小小少年,当初跟随他前往河西之时,还不过一个瘦小一只,是董允莫名宠信他,非要让他跟着,元聿方才同意,未曾料到,不过短短两三年,就成长得如此迅速!

“可你竟然今日才归。”

小五面露赧色,“沙漠风沙大,小人还是迷路了……”

元聿大笑:“却是孤勇无双。好!”

他长身而起,“君无戏言,朕悬赏的黄金和千夫长,都给你!”

小五掷地有声抱剑叩首:“多谢陛下!”

小五盘桓在河西数年,熟悉这里的地势和气候,又有深入敌营的经验,血气方刚,悍不畏死,有他前来归营,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亦不为过。

大魏的将士打了多年的仗,与北胡人均不相让,但若要让他们孤军深入敌营,却都做不到,因此,若要选择一个阵前先锋,包抄敌人后路,先控制其王廷,捣毁了他们的老巢,那数座强占得手的城池与王廷孰轻孰重,北胡的军士自会估量。

大魏的军队实行三面突围,小五领一支五百人轻骑队伍突破后防,安西军领一支队伍侧后翼扫荡草原有可能抽兵相助的残余部落,元聿坐镇安西十万大军,与北胡人正面对敌。

魏人不好战,但绝不畏战。

北胡王子稚燕刺杀大魏陛下在先,身犯死罪,天子不计较北胡全族过失,已是天大仁慈。本该就地诛杀稚燕,此事了结。

然而稚燕畏罪潜逃,北胡趁机兴风作浪,攘我汉家边境,此举为人所不能忍。

天子挥师,讨伐不义之国,天理昭彰,正义之师将会踏破北胡茶米尔盐湖,粉碎他们的阴谋,将他们彻底赶出魏国的土地。

光祖宗之玄灵,振大魏之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