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皇以间之(第2/3页)

-----------------------------

东宫

殿内挂着一副皇帝赏赐个皇太子的猫戏图,太子妃双膝上放着一个放针线的小竹篮,夕阳从西窗斜进,回针时手指被刺到。

一旁的宫人便惊吓的走上前,“殿下,这样的事还是让小人来吧。”

赵熙只是轻轻含住,看着被血轻微染红的刺绣摇摇头,“殿下不让我出宫,我还不至于连这点事都做不了,”旋即垂下手摸着隆起的肚子,“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不安分的小家伙。”

“男婴好动,太子妃殿下怀得一定是皇长孙。”

“皇长孙...”太子妃皱起眉头,“那些大臣们一定很想吧,可是殿下喜欢女儿,我也希望会是个郡主。”太子妃抬头瞧见那夕阳都已经爬进了窗子,“崇文馆的经筵应该已经结束了吧,怎么殿下还没回来?”

“小人出去替殿下瞧瞧,没准太子殿下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好,劳烦你了。”

-----------------------

出征前皇帝又在福宁殿召见了几个将领与兵部重臣,直到夜里才散去,期间皇太子一直候在殿外,太子看着天边火红的晚霞朝内侍唤道:“怀正。”

内侍躬身叉手,“小人在。”

“你回东宫给太子妃带消息让她好好用膳不用等我了。”

“是。”

“她若是问起你就说我被娘娘留下了,让她别担心。”

“是。”

直到入夜,大臣们相继离去后太子才入内,皇帝侧身坐在福宁殿书房的椅子上,手里还拿着几份册子低头观看。

皇太子抱合衣袖沉稳的步入房内至御前屈膝,“臣卫煦,”旋即将左手按在右手上拱手于地,磕头道:“恭请圣安,圣躬今日安否何如?”

皇帝拿着将士出征的高官名册抬头瞧了一眼又低头,“安。”

皇太子起身走上前再次躬身,“爹爹。”

“有事么?”

“儿子想...”

“随军出征就别想了,”皇帝抬起头将手里的册子合起放下,“你应该知道你现在的身份。”

“爹爹前些年不也亲征了么,儿子如今长大了可以替爹爹分忧了。”

“你是储君,日后也是孩子的父亲,国家现在还不到需要储君上战场卖命的地步。”

“就因为儿子是储君所以更要身先士卒,”皇太子垂下手提起下裳再次跪伏,“儿子知道收复北疆一直是爹爹的夙愿。”太子抬起趴在地上的脑袋,“若是爹爹不放心,哪怕让儿子做一个拿刀的士卒...”

“够了!”皇帝拍桌呵斥道。

见跪伏于地的皇太子被自己吓得颤抖,皇帝撑着桌子坐起走至儿子身侧缓缓蹲下,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伸手搭在紫衣的肩膀上轻轻抚摸,“你是你母亲与我唯一且最为看重的儿子,就算你不是储君,我与你母亲又如何舍得让你军中受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知道你向来孝顺一直想替爹爹分忧,但现在还到让你出头的时候。”

皇太子起头,鼻头涌出一股酸涩红着眼眶道:“爹爹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皇帝与抬起头的皇太子对视,二人靠的极近,儿子眼里的柔和和当初的温柔一模一样,那分与生俱来的善使得皇帝颤抖着抬起手,不禁红了眼眶摸着皇太子的侧脸,“你母亲肯定是最不舍的,一直以来我对你都只有苛刻,也许你刚来的时候,我并没有做好准备,甚至不知道要如何做好一个父亲,大郎知道吗,爹爹自出阁前,只在大宴上见过先帝,”说着皇帝便就着桌案前的地板缓缓坐下,“爹爹的周围除了内侍便都是宫人、命妇无一例外都是女子,置身在这座暗无天日没有自由的城中,爹爹见过太多悲欢离合,见过太多落泪之人,幼时分不清好人与坏人,长大之后才发现,哪有什么好人与坏人,只不过是立场不同见解不同罢了。”

皇太子闭眼,泪水夺眶而出落到皇帝的手背上,旋即颤抖道:“所以爹爹才会虚设六宫又让女子为官吗?”

皇帝放下手撑着起身,皇太子连忙擦了一把泪起身将皇帝搀扶起,皇帝走到书桌前指着笔山上搁着的鸡距笔。

皇太子便走上前拿起递到皇帝跟前,皇帝摇了摇头,“看看你的字,和少时比有没有长进。”皇帝拾起注水的小罐子在砚台上注了少许水,“爹爹给你研墨。”

皇太子瞪着眼睛再次擦了擦泪水,走到桌前取出一张白纸,“娘娘说爹爹的书和画都是一绝,尤其在书道上如今便是连致仕的吕公也不如爹爹了。”

皇帝轻轻转动墨锭,随着注入的水越发黑浓墨香也随着散开,“不过都是些模仿罢了,”皇帝研墨的手顿住,“谁又知道其中的无奈呢。”

皇太子停下手中的笔,满脸疑云的抬起头,“爹爹?”

皇帝摇摇头继续磨着墨锭,“你不怪爹爹的偏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