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皇以间之(第2/3页)

耶律明挥了挥手,旋即又走到母亲身前,“儿子还有事,请母亲保重好身体。”

“陛下,”萧太后喊道,“老身希望皇叔的死是真的与你无关。”

耶律明没有回头,只停片刻便径直离去。

-------------------------

“启大北辽国皇帝陛下,臣大西夏王李元灏顿首,宋廷野心日益剧增,此次公然对臣宣战,其心可诛,中原土地肥沃,而让汉人一族霸占数千年,宋廷行互市意在拖垮我二国,今日宋廷倾巢出动意灭臣之国,若臣不敌,来日剑之所指便是大北辽皇帝陛下,如今宋廷京畿空虚,河北兵力亦不足以防守,遂臣请陛下出兵与西夏合力攻宋,所取中原土地愿与陛下平分。”耶律明将信纸扔到烤肉的炭火中。

“李元灏的态度倒是诚恳,只不过他不是称帝了么,今日信中却仍旧向陛下称臣。”

“按中原话,”耶律明拿起酒壶坐下,“李元灏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所取土地与朕平分,他好大的口气。”

“宋廷先前一战只出了不到一半的兵力,而这次却将精锐皆调至西北,恐怕是真的想要灭了李元灏,况且...”

“况且什么?”

“臣听说宋廷在皇帝继位初就在南方建了一个专门制造火.药的局,他们制造的火.器比神臂弓还要厉害,射程还要远上几倍,威力可穿甲无一可阻,而且北辽已经无法支持大规模调兵,大元帅的旧部和一些宗室政见不合,北大王院如今四分五裂。”

“如果皇叔没有死的话...”耶律仿试探道。

“以大元帅的威望,那些宗室必然又会安分下去,但是...”

耶律明眯眼道:“只要有皇叔在,朕就收服不了他的旧部,朕如今靠那群宗室也仅能势均力敌而已。”

“陛下才是正统继承人,况且大元帅已死。”

“但愿皇叔的那些旧部里没有觊觎之人才好。”耶律明将剩余的半壶酒一口饮尽。

---------------------------------

前线的军情每三日一报,前线以代国公李世继为副帅兼参军,后方有朝廷增派补给及军医药品至西北,垂拱殿内的沙盘每日都有变动。

——永兴军路·庆州——大军驻扎在河边。

“武宗皇帝在位时曾经夺回边境四州,后因为先帝取幽云,被卫慕单喜趁机出兵夺取,此后近二十年未再有过变动,互市断断续续也不稳定,而且卫慕山喜此人不仅统兵厉害,对于城防建设也十分擅长,因此城池变动,城防部署这些都是未知,情况不好说。”

听着老将军之言,皇帝从盔甲内取出一张折叠的纸张,“李将军请看。”

“这是...”

“朕十余年前曾到过西夏,机缘巧合又得以进入他们的枢密院,这是卫慕单喜在时的城防部署,朕回到国朝后凭着记忆画出的,先前一次征讨朕给萧元帅看过,后攻克夏州,如今十余年过去,朕不知其他地方是否有变动。”

“卫慕山喜老臣与他交过手,自古以来不缺悍将,知一将难求却不知最难求的其实是统帅。”

“朕知道,卫慕山喜为自己国家君主所杀当真是可惜,正因此朕才敢出兵,如今李元灏又连杀野利部族几位首领无疑是自断臂膀,飞鸟还未尽如何能将良弓先行藏起,君王多疑才是祸乱的根本,”皇帝遂朝李世继拱手,“河西本是我宋土,收复山河乃历代先帝遗愿,朕不懂打仗,此次收复河西之战全要倚仗李老将军。”

“陛下继承先帝遗愿,深谋远略其雄心要比先帝更甚,承蒙陛下信任,此次出兵定能一举收复河西。”

干元十一年五月,庆州至西平府两国交界处响起战鼓,以萧云泽为先锋戴罪立功,军报快马加鞭送往开封府。

东京城内驿使鸣铃开道,“河西初战告捷。”消息传至京城,使得人心振奋。

“西北捷报,首战告捷,陛下命萧将军为先锋破西夏边境第一道防线,后命霍青将军领小队人马诱敌,杀敌六百余人,斩其将领步军副都指挥一人。”

“霍青?”众大臣惊疑,“他不是陛下的亲卫么,为何上到前线去了。”

“霍将军本一直跟随着陛下,战争一开始并不顺利,敌方守将也是一名悍将,霍将军便请命出战,比试上为代国公李世继将军所看中,便向陛下请旨提了霍将军为厢都指挥。”

“这样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让他统率...”

“什么叫来历不明?”萧幼清将手拍在沙盘的边沿上,冷下脸道:“难道一定要人家都向你们一样出身勋贵才可以用?”

“殿下,”汉王朝母亲拱手,又对诸臣道:“霍将军跟随陛下近十年之久,若要发生什么早发生了,诸公作为朝臣,国家正在经历战争,首先便是要团结一心,而不是在人家打了胜仗之后戳脊梁骨,这样实非君子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