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克定厥家(第2/3页)

“嘘,官家来了。”

几个内侍停下手纷纷后退着跪下。

【晋阳龙城战败的皇子归朝,被皇帝一阵数落与此同时广施仁政的皇太子却逐渐得到朝臣拥戴,相比在御史台的姜家,他更需要政事堂的崔氏,一道诏书下来,皇三子齐王与参知政事之女崔氏大婚。

诏书下达当日,都进奏院刊行的邸报传遍整个东京,女子一气之下回了江宁祖宅。

齐王身着戎装,从御马上跳下,却被姜家家仆拦在门外,“我知道她就里面,让我进去跟她说几句话,说完就走。”

齐王握着佩剑走进姜宅的院子,正值盛春,海棠迎风峭立,女子朝寻来的人微微福身,“奴见过三大王。”

听着别扭的称呼,齐王摩挲着剑柄皱眉,“我知道你不想见我。”

“新婚大喜,三大王应该多陪陪王妃才对。”

“我...”齐王松开手抬起朝他走近。

女子便憎恶的抽出他腰间佩剑,使得他吓得后退了一步,“我不过来便是,你莫要因我伤了自己。”

女子皱起细长的眉毛旋即朝海棠用力砍去,锋利的铁剑砍入树干一寸之深,“奴把自己最喜爱的东西斩断,从今往后与三大王再无瓜葛。”

齐王伸着向前的手旋即垂下,“只要你不伤害自己,你想怎样都可以,东边小国有不臣之心,陛下命我为兵马元帅为晋阳之过戴罪立功,”齐王将剑取回,瞧了一眼树干上伤口,溢出的流体似是在哭泣一般,叹道:“你好生照顾自己。”】

皇帝湿红着眸子,抬手抚摸着树干的伤痕,如今这颗海棠树都有屋檐那么高了,连当初的伤疤都到了他需要抬手的位置,“将它种在福宁殿前,着人看养。”

“是。”

“传吏部司封司,追赠武安侯嫡妻姜氏为安国夫人,另外派人去楚王府传话,过几日得空让楚王妃带着大郎入宫。”

“是。”

-------------------------------------

建平十一年九月中旬,刑部大牢突然失火,烧伤了几个犯人与狱卒,皇帝因事在垂拱殿内召见刑部侍郎。

梁文傅走到垂拱殿前忽然听见了里面有孩童的笑声传出,“赵都知,这殿内?”

“楚王妃与寿春郡王在里头呢。”

梁文傅大惊,“垂拱殿是内朝,这...”

“官家喜爱小郡王,便许了特例让他们母子进殿,梁侍郎请稍等。”赵慈朝其微微拱手转身入内。

梁文伸长脖子,瞧见殿内皇帝竟抱着小郡王坐在御座上,露出满脸慈祥的笑,这还是他中第以来头一次见皇帝这般开怀的笑容。

一岁多的孩子口齿不清的喊着翁翁,让老皇帝龙颜大悦,孩子扯着着皇帝腹前的红?。

红?腰后排列着紧密齐整的玉带?,上面雕刻着精致的人物,皇帝便把孩子抱给身侧内侍,起身将腰间的红?解下,“既然这般喜欢翁翁就把他赐给你吧。”

皇帝腰间的玉带值万贯,然无关乎钱,“陛下,宗仁只是个郡王,这玉带不合乎礼法。”

内侍另拿来一条金带替皇帝系上,皇帝淡然道:“哎,规矩是死的,只有人才是活的,若一辈子守在规矩里,岂不要闷死?”

见楚王妃脸色苍白皇帝又道:“六郎的事过去了这么久,伤心过了你也应当早早释怀才是,毕竟孩子还小需要母亲的照拂。”

“是。”

皇帝腰间解下的玉带被放在了垫红布的木锦盒上。

赵慈走入内通报,“官家,刑部侍郎到了。”

皇帝点头,“今日你们先回吧,往后常来大内走动。”

“是。”

萧幼清抱着孩子从垂拱殿走出,与之一起跟在身后的还有一个内侍黄门,手里拖着的木盘上放了一条玉带。

梁文傅朝萧幼清与孩子躬身,萧幼清看着他只是轻轻勾起嘴角并未说话。

梁文傅看着木盘里的红?,腰后一节分明是天子所带的排方玉带?。

“梁侍郎在看什么呢?”赵慈走出在他眼前挥了挥手,“官家唤您进去呢。”

梁文傅回过神拱手轻轻点头,“好,有劳通传。”

—————————————————

“烧死了?”皇帝一脸震惊。

“近日连续几天艳阳,狱卒将点蜡的火种带进牢中便引发了火灾。”将事情转达,梁文傅稽首跪地,“臣办事不利请陛下降罪。”旋即抬头凝着皇帝。

【“赵都知,那玉带?”

“哦,适才官家抱着寿春郡王,郡王扯着官家的玉带不撒手,官家便将玉带解下赐给了郡王。”】

“陛下降罪之前,臣还有一件事。”

皇帝从御座上起身,松开合着的双手搭在腰间,“说。”

梁文傅将一块有缺口的环形玉器从袖子内拿出,“沈易安入狱时太子殿下曾赐此物给臣。”

“珏有决断之意,臣斗胆猜测这是太子殿下的示意,然罪犯为国舅爷,臣不敢从,殿下为储君臣便也不敢告诉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