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第5/6页)

  康熙瞄了她一眼,威严地扫了一圈:“你慢慢说,朕今日没什么要紧事。”

  “是。皇上想必知道准噶尔供奉着三处喇嘛集。这些喇嘛可不是什么出世的高僧,是件事儿都要掺合。拉萨三大寺给个棒锤,被他们拿到准噶尔竖起来,就算根针。儿臣的公爹,虽不像噶尔丹那样言听计从,还是很把他们当回事。达赖喇嘛算所有这些喇嘛的最高头领,由谁当可是件大事。喇嘛们没少各处吹风。儿臣见过几个喇嘛头领,除了两年前去世的阿格策望日朗的老师看着慈眉善目象那么回事,其他,没一个真正和气。儿臣弄不懂公爹为什么喜欢那些喇嘛。不过,儿臣自以为明白卫拉特和喀尔喀各部尊崇达赖班禅两位喇嘛的缘故。”

  “难道不是因为信奉黄教的缘故?”康熙开始有点怀疑自己当初眼光不够准。这丫头在政治上不是块料!这么孩子气地背地里诋毁,莫不是在喇嘛手上吃了哑巴亏?只盼她不曾当面做出什么任性的举动才好。

  “是。可是,皇上您想想,当初蒙古人横扫天下,一直打到欧罗巴,打得白种人谈黄变色,何等强悍霸道,怎么偏去信了偏安一隅的藏人的黄教呢?”

  看着她那付宛若大发现的得意洋洋,康熙懒得浪费时间对她解释成吉思汗西征到蒙古人信奉黄教之间隔了几百年,淡淡动了动眉毛:“说说你的道理。”

  “蒙古人的历史,儿臣知道的不多。就这不多的一点,就看得出蒙古人兄弟篱墙内斗的忒多。卫拉特各部,喀尔喀各部,甚至卫拉特和喀尔喀,论起来都是兄弟分家分出来的。各部之内,兄弟争位,各部之间,争夺人畜财富地盘。打兄弟打堂兄弟表兄弟,担心实力不够,再拉上其他堂兄弟表兄弟,今儿我和你一起打他,明儿兴许你和他一块儿来打我。满人兴起之前,蒙古人最厉害,谁也打不过他们,只好他们自己打。蒙古人之间称兄弟,可各部之间其实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几百年下来烦了也怕了,都觉得该有个拉架劝和的,可他们家里人恩恩怨怨攒了一堆,谁也不服谁,只好请外来的和尚来念经。”

  康熙皱着眉听她歪解蒙古历史,内心倒也颇以为然。要不是蒙古人四分五裂彼此争斗,满人哪有兴起的机会,又怎么可能得天下?

  楚言小心看着康熙的神色:“这活佛喇嘛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传承的办法。以往的王侯若非世袭罔替,就是强者胜出。活佛不近女色,无后,用的是灵魂转世,投胎于清贫牧人之家,由熟悉前任活佛近身之人确认身份,就被带入佛寺教养,与尘世牵扯少。各部各方不管势力大势力小,在谁当活佛上都没说话的权利,只能拥戴,也就不容易偏袒,又不怕俗世的老子娘借机登龙门,不会对各方局势造成影响。单从这传承的法子来说,活佛确实出世,超脱了俗人的纷争。”

  “不偏袒?超脱于纷争?”康熙冷哼道:“噶尔丹闹出的乱子怎么说?”

  “皇上是天子,尚且也是人。达赖喇嘛是佛,活在人身子里,吃五谷杂粮,七情六欲留下那么一两丝也是有的。噶尔丹的事,要说起来,是噶尔丹听喇嘛的,不是喇嘛听噶尔丹的。五世达赖偏爱噶尔丹,不是因为与准噶尔有渊源,而是因为噶尔丹是他的弟子,最听他的。之后,桑结嘉措匿丧,假达赖喇嘛之名义以令各方,暗中寻找确立仓央嘉措时,仍是做足了手续。真相大白,各部只怪桑结嘉措,寻思的只是怎么防着再有人假借活佛的名义,并不置疑仓央嘉措,也不想改变达赖喇嘛传承的法子。”

  “你是说,朕听信拉藏汗,废了仓央嘉措,立伊希嘉措,错了?”康熙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皇上没有错。以儿臣看来,以当时情况,皇上是极英明的。一口锅里吃饭,一家人的口味还分清淡厚重。一床睡着,夫妻也未必做一个梦。隔了万水千山,拉萨那些人事,皇上又如何能知底细?当初,桑结嘉措刻意蒙蔽,纸包不住火了,方才上表呈情乞怜。皇上宽怀大度,饶恕了他,还代为隐瞒。而后,西藏内乱,桑结嘉措被杀,拉藏汗控制了局势,及时遣使来报,皇上为求局势稳定,允其便宜行事。对仓央嘉措,拉藏汗言之凿凿,皇上仅凭一家之言难以分辨真假,也没说立刻就要废去,只命送他入京考察,是他自己死在半路。皇上仁爱天下,从头至尾,希望的都是天下太平安靖,力求避免生灵涂炭。是拉藏汗别有所图,假借了皇上的名义,实现自己的私心,陷皇上于失察。他倒是想学桑结嘉措,却没人家的头脑,做戏也不从头做个全套,留下那许多破绽,被人猜疑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