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鸡汤蘑菇(第5/6页)

但报社也是要盈利的,免费刊登自家的新闻对他们来说不是个有益的事情。当贺邵承第一次联系时,报社几乎是立刻拒绝了这个合作。

好在有了招商网上打广告的经验,云端现在也知道怎么通过用户的点击来实现盈利。这一家不行,那就换一家,左右几个报社报道的内容其实大差不差。

贺邵承和陆云泽终于重新选定了一家,亲自前往总部谈了谈前期的合作,终于让目前还处于传统纸质刊登模式的报社决定尝试一下互联网传媒模式。在获得授权之后,他们才将报社近期的新闻刊登了上去——首页头版当然是在第一页,其他的信息则按照社会、财经、娱乐、教育,分门别类的放进子目录中。

为了减少用户的上下拖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多头版信息,他们还设计了与雅虎新闻类似的滚动头条,每过三秒就自动切换图片。

于是,二月底,“云端新闻网”也关联到了“云端邮箱”的下方。

“招商网”虽然是第一个上线的栏目,现在寄材料过来的商家也越来越多,公司里的文员审核都忙碌极了;但毕竟“招商网”是一个针对商户的栏目,普通用户看一眼之后也就没了兴趣,不会频繁地过来赠送点击量。然而这次新出来的“新闻网”却是让他们颇为新奇,原来看新闻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根本不需要出去买报纸!

报社将每天的最新内容送到他们公司,云端这里的技术员则将内容刊登上去,也不替换掉过去的旧新闻,一切都保存在数据库里,随时给用户查阅搜索的机会。当每日的浏览量增长到一定数量之后,李良生还开通了他早已设想好的评论功能,每一条新闻下方都有一个评论框,登录之后即可发言。

放在未来,要登录之后才能评论,不少用户肯定就暗骂一句“麻烦”,懒得注册个人信息,更不会留下只言片语了。但是现在,在网上留言可是个新奇的事情,一想到自己的评论还会被别人看见,这些正使用着“云端邮箱”的用户们就乐意极了。

尤其“云端新闻网”和“云端邮箱”的账户还是通用的,直接从邮箱过来的用户根本不用重新注册,直接登录即可!

又一股新的时髦风在这些有电脑的办公室里吹散开来。

其实,和云端谈成合作的这家报社根本没多指望。

现在的中国,别说报社了,有什么东西是纯粹依靠互联网发展的呢?他们虽然也会用电脑进行文字排版,稿件录入,但报社毕竟是报社,切切实实拿在手里的才是“报纸”啊!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次的尝试只是个“尝鲜”罢了,反正云端公司也是给钱的,不是免费在用他们的新闻稿件。

然而当发现“新闻网”的点击量和评论量时,报社的领导却是意识到了什么。

因为随时都会有新的内容出来,用户一天之内会反复登录刷新,新闻网现在的浏览量也很高,在一个月之内就突破了单日万次的浏览。至于评论,那更是精彩,不少用户直接把评论区当做了论坛在用,每一条社会鸡毛蒜皮的新闻底下都是各种各样的评论,还有人开始用“云端新闻网”隔空吵架了。

人的情绪激动起来,骂点脏字也是难免。李良生看着他们讨论固然高兴,但看到有的时候骂成那样,又担心自己灌注了无数心血的网站不要被这群骂人的给毁了。

于是,三月底,他又上线了“脏字屏蔽系统”,成功地给了新闻网一片和谐和安宁。

他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心里的成就感简直不能再高。然而陆云泽听闻,却是好好地在办公室里瞧了瞧目前的网站——他和贺邵承一起坐在最里面的那一间办公室,现在也没拉窗帘,屋外的阳光直接照射进来。其实四月份的温度已经不低,放在秋季都还穿着衬衫呢,但中国人有个习惯,“春捂秋冻”,所以陆云泽现在还穿着一件薄毛衣在身上。

“其实用户的发言欲望很高……尤其是这种,对公众发言的欲望。”他扫了一圈,讨论度最高的基本上都是社会新闻,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几乎是所有人的最爱,“我们目前已经有的邮箱也好,之后要上线的聊天也好,都是私人的交流。”

贺邵承走了过来,俯下身看了一眼屏幕:“我倒是没关注这些……”

他平时事情很多,开了电脑就是在忙别的,因此虽然“云端新闻网”目前发展势头迅猛,贺邵承自己倒是上去的很少,完全交给了李良生在那里运作。李良生后来也从他和王毅伟手里分别分到了一点股份,现在就是“云端”的骨干之一,他也并不担心对方变心离开。

“你说的没有错。”他抿起了唇,认真地思索了一瞬,“每个人都是有交流的欲望的,而目前新闻网评论区不仅提供了一个多人交流,陌生人直接交流的平台,还很好地遮掩掉了他们的个人信息,保证网络上的交流不会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