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2/2页)

顾浮被单独留在屋里,满脸不解:“怎么了这是?不好听吗?不会吧,望昔可喜欢听我弹箜篌了。”

绿竹没说话,只默默上前去,把箜篌搬回库房。

顾浮想不通便没再纠结,起身理了理裙摆,让扶着脑袋的明珠去衣柜里翻翻,看有没有多出来什么东西。

顾诗诗进屋后一直站在衣柜旁,听说顾浮要弹箜篌脸色变得很难看,但却依旧在屋里待着没走,等其他人都受不了了才跟着一块出屋,顾浮不信她什么都没做。

明珠在顾浮的衣柜里一阵翻找,最终翻出一个陌生的香囊,香囊里头藏了一首情诗,落款赵居义。

顾浮知道赵居义,因为他爹和顾启铮关系不错,每年腊八顾家和赵家都会一同去万缘庵施粥。

香囊的绳结还被做了手脚,表面看不出来,实则用力甩几下就会断,若顾浮院里的丫鬟不留意,以为这个香囊是顾浮的,顾浮又随便把它戴在身上,因为绳结断掉被人捡着,她真是有十张嘴都说不清。

顾浮吩咐明珠:“送去我爹那。”

她懒得管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日头渐高,登门顾家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因为是顾浮的生辰,所以不设男席,只有女客。

李氏、穆青瑶还有诗社的姑娘并戚姑娘一块帮着顾浮招待,就这样还险些招待不过来。

“顾诗诗呢?”顾浮发现顾诗诗不见人影,立刻就问绿竹。

绿竹低声回道:“老爷把四姑娘和杨姨娘叫去骂了一顿,如今两人被拘在院子里,院子外头有嬷嬷看着,出不来。”

那就行。

顾浮正要松口气,明珠又跑了来,说卫姑娘和一位夫人起了争执。

顾浮一边朝花园赶去,一边听明珠说明情况,原来是卫姑娘在花园里和人聊天时顺口抱怨,说幕篱的轻纱遮挡全身,出门在外穿得再好看也没法显露,实在可惜。

这话被一位夫人听见,那夫人斥责卫姑娘太过爱出风头,还说卫姑娘日后必为不端妇,把卫姑娘说的羞愤欲死,眼泪直掉。

顾浮脚步不停,开口让绿竹去拿一副幕篱和一把剪子来。

绿竹速度很快,顾浮才抵达花园,绿竹就把幕篱和剪子拿了来。

花园里聚了不少人,但都端着姿态,没有出言劝和。

卫姑娘身边还有其他诗社里的姑娘,却因说不过那夫人,只能和卫姑娘一块被气得眼圈通红。

顾浮越过众人走到她们面前,用剪子当着众人的面把幕篱上的轻纱剪得只剩半尺,然后盖到泪流满面的卫姑娘头上。

本该笼罩全身的轻纱被剪后才及肩头,轻轻垂下正好遮去卫姑娘狼狈的面容。

“这样不就行了。”顾浮的声音平静沉稳,卫姑娘听见不知为何眼泪流得更凶了。

那夫人不满顾浮的举止,说道:“不以幕篱遮掩身形就出门,成何体统!”

顾浮转头,冷冷地问她:“怎么,夫人也要骂我日后必为不端妇吗?”

那夫人涨得面皮通红——顾浮的婚约是陛下御赐,骂顾浮不端,不就等于骂皇帝眼瞎?她哪敢,只能小声嗫嚅:“不知道遮掩,叫人看了想入非非,岂不羞耻。”

戚姑娘比顾浮晚来一步,听到这里扬声道:“心里脏的人,你就是露出一截手脖子,他都能满脑肮脏污秽,心思要是干净,你即便露胳膊露腿,他也无动于衷,夫人怎么只在这教训小姑娘,有本事去把大街上那些心思龌龊的男子也一并教训了。”

这话稀奇,可有的人听了觉得振聋发聩,有的人根本不往心里去。

比如那夫人,她自觉不怕戚姑娘,正要驳斥,便有下人赶来,说长公主到了。

一旁坐观壁上的夫人们怕毁了顾浮的生辰宴惹长公主不快,这才纷纷出口相劝,将这出闹剧平息。

开席后不久,宫里又来了皇后的懿旨,竟是赐下嫁衣,给顾浮做生辰礼物。

顾浮高兴不用再被李氏逼着绣嫁衣,可这股高兴的劲头没维持多久,宫里又来了人,说是陛下有旨,请顾浮入宫觐见。

瑞阳长公主问传旨的太监:“今日不是有外邦使臣入宫吗?父皇把顾二叫去做什么?”

传旨太监不敢得罪瑞阳长公主,只好一五一十交代清楚——

“回殿下,外邦使臣中有位玉楼公主,自幼擅武,此番前来说是想要挑战我大庸的武将,陛下担心输了丢脸,赢了胜之不武,想起顾二姑娘也擅武艺,这才特地下旨召顾二姑娘入宫。姑娘快请吧,莫要让陛下久等了。”

竟是要叫顾家二姑娘去和外邦公主比武???

众人不敢置信,转头去看顾浮,就见顾浮跑去卫姑娘那,和卫姑娘借那顶只能挡脸的幕篱。

卫姑娘抱着幕篱特别不舍:“你回来记得还我。”

顾浮也没提醒卫姑娘,这幕篱本就是她顾家的,连声答应回来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