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元初(六)(第3/4页)

“不若让燕侯纳了。”

“你这话若是让长公主听见,这右部司马的位置怕是要换人来坐了。”

“咳咳……无心之失,无心之失。”

两人挨在一块,一起伤脑筋。

陈修忽地道:“你妹妹年岁多少?”

“十六岁半。”

“那不如我去探探我那位伯父的口风?”

贾琰眉头一皱,道:“陆成侯有两子,你要去探哪一个?”

“自然是我七弟。”陈修瞥了他一眼,道:“行四的那个是好姑娘可以嫁的吗?”

长安陈氏立了之后,长幼自然要重新排。陆成侯当年丢了的那个儿子为长,陈修行二,陈度行四,陈化行七,行三、行五、行六并之后都是三房的子弟。

陈度当年做的荒唐事,不知怎么地全被抖搂了出去,连带着他到底是怎么丢了世子之位的也被世人所得知。也因此家里但凡看重女儿一点的都不愿意将女儿嫁给她,眼看着陈化都到了要定亲的年纪,陈度却连八字都没一撇。

“你七弟……”贾琰仔细想了一想,又摇了摇头,道:“不行,你七弟势必是要承爵的,将来要担起陆成侯府的门楣,陆成侯府里如今没有管内务的人,我妹妹如果嫁过去就要掌家,又没有婆母提点,太累了。平常人家倒也罢了,但国舅府却是不能这样随随便便的,陈度又是个拖累……不成。”

陈修提出来的时候还觉得陈化是个极好的人选,听着贾琰的一番话,也不由自主地同意了贾琰的看法。

陆成侯府的门楣有些高了,相对于如今的贾家来说,如果贾琰现在就是宁国公的话,那他的妹妹嫁给陈化的确是门当户对的。

“我七弟不成的话,我七弟那几个同窗?那几个都是好的,除了有一个前阵子刚结了亲,剩下两个都应当是还没定亲的。”

贾琰顿时来了兴趣。

“一个姓顾,唤做顾令仪的,他们叫顾九,应当是在家行九,家里倒是不太确切。另一个就是蓟侯的第三子,唤做燕宁康的,这个却是绝对没有结亲的。”陈修道。

贾琰是知道陈修自小在燕家长大的,有官身之前又给燕赵歌做事,燕家子弟到底如何他是看在眼里的,真的能介绍给他,想来是靠得住的。

“燕三公子……怕是。”

燕家燕国后裔的身份到底是有些敏感,尤其是蓟侯又领过兵,如今为兵部尚书,兵权不在但权势仍然不小,唯一占优势的是燕宁康是庶出,还不是长子,将来势必要分出府去的,沾不到燕家的光,将来燕家若是出了事应该也牵连不到燕赵歌。

这么看的话两厢持平了,可偏偏,燕家又有个身为长公主驸马的嫡长子。

这么有权有势的外戚,万一将来出了问题……

“我得回去问问我父亲。不过那顾九公子又怎么说?”

陈修想了想,稍稍皱起眉头,道:“我到如今仍然不知道他家里是做什么的,父亲似乎是个文官,但朝中姓顾的官吏皆是些不入流的小吏,养不出这样的人来。又有风声说是镇南将军府的子弟,但看那瘦弱的模样,也不像是个将门出身的,神秘得很。”

贾琰跟着摇了摇头,道:“这样的人家我们招惹不起的,罢了。燕三公子是个有才华的,待我回去问问我父亲,也劳烦你帮我给燕侯递个话,问上一问蓟侯意见,若是愿意,我便请我母亲给蓟侯府递帖子。”

陈修应了下来。

贾琰回府之后和父亲贾敛说了这件事,贾敛沉思了半晌之后,道:“你想左了,陈七公子却是个极好的人选。”

贾琰闻言轻轻皱起眉头。

“你只想到陆成侯府没有主母,又是国舅府,总是会被人盯着,瑗瑗嫁到陆成侯府去压力颇大,怕她承受不住。却没想过,就因为这是国舅府,瑗瑗才能撑得住。如今皇帝年幼,这十几年来都要依仗着外戚,尤其是自己的母族,倘若是琅琊陈氏那样的家族用起来还会心存担忧,但长安陈氏人丁单薄,便是十分器重,捧到天上去,又能出什么岔子?又能掀起多少风浪来?”

贾琰问道:“可太后为了皇帝,连陆成侯仅剩的亲生儿子都能夺了板上钉钉的世子之位,难道不会再为了皇帝废了陈家吗?”

“陆成侯的儿子,那世子之位再板上钉钉,也不是世子。被她废掉的不过是个普通的陈氏子弟罢了,是血亲重要还是香火重要,还是家族的兴衰重要?你只看到太后连自己的娘家都敢下手,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对陈度放纵不管,等他以后闹了更大的事情甚至于承爵了,又是番什么景象?”贾敛反问道:“她若是不闻不问,一贯纵容,那才真的是害死了满门陈氏,也害死了她自己。

“你选的这个燕宁康,却是不如陈七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