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婚(第2/4页)

当然,是内务府出钱。

迎亲队伍里皆是锦衣卫的军士,领头的是季钧,包括他在内一共十六个人,个个身高八尺,一表人才,即便抬着沉重的轿子,脚步却也是稳稳当当的。

等燕赵歌到了长公主府外,长公主脖子都觉得要断掉了。

“我一定要让燕咏月吃一次这个苦头!”长公主咬牙切齿地又说了一遍。

画水铺好了床过来伺候她,听了之后哭笑不得,不知道的还以为有多少深仇大恨呢,只是一个凤冠的而已啊。

“那您一定好好折磨一下燕侯。”画水道。

画竹在旁边摇头直笑。

长公主嘟嘟囔囔了一番,约莫着时间差不多了,一转身发现燕赵歌正站在门口,看着她笑。

“什么时候来的?”

“从你要让我吃苦头开始。”燕赵歌走过来,从喜盘上拿过大红盖头,拿在手上掸了掸,盖在了长公主头上。“等成了亲,我们可以换换别的苦头来吃,不能总让脖子受累。”

长公主觉得她话里有话。

按规矩,是要新娘的兄弟将新娘背上花轿的,但长公主如今哪里还有兄弟,别说兄弟了连嫡亲的叔伯都没有,各个亲王的子嗣她们也都不熟悉,让对方来背的话燕赵歌和长公主都觉得心里有点不太舒服,干脆就燕赵歌自己亲自来了。

燕赵歌将她拦腰抱起来,一步一步,脚步踏踏实实地往外走。

长公主犹豫了半晌,还是没伸手去抱她脖子。

“下回换你抱我?”

“还有下回?”

“你要是想,几回都行。”

长公主在盖头底下笑得妆都要花了。

到处都是看热闹的人,路上的人多,长公主府外人更多,长公主府所在的太康坊是不能随便进的,皇城周围的八个里坊都是被重兵把守的,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次仔细瞧瞧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的机会,人自然就更多。

燕赵歌抱着她出了二门,过了外院,走出了长公主府。

“这咋看不见啊……”

“长公主什么模样能叫你瞧见吗?你不如去瞧你家隔壁那个寡妇三嫁。”

“去你的,滚蛋。”

“……”

燕赵歌将长公主抱进花轿里,在怀里小心翼翼地摸索了一番,掏出了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塞到长公主手里。她对着长公主眨了眨眼睛,然后放下了帘子。

“吉时到,起轿——”

轿子晃悠了两下,接着被稳稳地抬起,担任轿夫的锦衣卫军士皆是扛着重物也能健步如飞的好手,长公主在轿子里坐着,感觉如履平地一般,一点晃动都没有。

长公主靠在轿壁上,才松了一口气,感觉酸痛的脖子舒服了不少,她掀开红盖头,打开那个手帕,发现里面是一包蜜饯,拿一颗塞进嘴里,是甜的,滋味一直甜到心里。

接亲的队伍在长安城里绕了一圈,等再回到长公主府,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四处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都点着内务府供给的灯笼,灯火煌煌如白日。

长公主府正门大开,观礼的众宾客接在门外等着,其中不乏九卿重臣。没办法,虽然按理来说宾客应该在院子里边等着的,但这回成亲的是谁啊?是长公主。换做是太子成亲,谁敢托大在院子里等?不都是老老实实出来迎接么?

燕赵歌首先下了马,她用眼神阻止了迎上来的喜婆,掀开轿子的帘子,将手伸了进去。

长公主在轿子停稳之前就又带好了红盖头,将手放在了燕赵歌手心里。

燕赵歌握着她的手引她下轿,将喜绸塞在两人的掌心里,就这么牵着她的手走进了长公主府。

这不合规矩!

朝臣目光隐晦地看向礼部尚书,礼部尚书被看得胡子抖了抖,抬眼望天。

燕岚在人群里,长长叹了口气。赵国侯站在他身边,也跟着叹气。

燕岚问道:“你叹什么气?”

“我外甥嫁给了我外甥,挺好的。你又叹什么气?”

燕岚瞪了他一眼,进院子里去了。

赵国侯一脸莫名其妙。

进了外院,又要坐马车,燕赵歌将长公主报上去,等到了二门再抱下来,又是亲手牵着进了内院。

几乎是整个在长安的宗室都来了,但幸而没有不长脑子的故意挤来挤去,不然锦衣卫军士怕是要在这大喜的日子抓几个糊涂蛋进昭狱了。

仁宗皇帝不在,赵太后作为母亲自然要亲自到场,她坐在高堂上,父亲的位置则是由德高望重的宗室老人溪南君暂代,故秦王的嫡幼子,这个身份也担得起长公主一拜了。

“吉时已到,新人白糖——”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送入洞房!”

这程序不对啊!

前来观礼的朝臣面色更古怪了,又齐齐看向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