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缘由(第2/2页)

长公主喘了口气,挺直的脊背下意识松了两分,只觉得心上少了一块大石,又像是漂泊无依的旅人终于找到了归宿,于是心下终于安定了下来。

燕赵歌忍不住低头吻了吻她的手背,轻声道:“共卧锦衾话石烂,同看鹊桥等海枯。我心亦然。”

两人相视一笑。

“说起来,以如今的状况,曲岁寒要如何处置?”

“虽然是我利用了他,但诽谤也是实实在在的。等收了网便按罪论处。”

燕赵歌提议道:“那不如流放到北地去,若是遇上了秦峰,说不定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

这倒是可行。长公主想了想,赞同了她的提议。

燕赵歌在宫里待到晚上,才施施然地回府了。

太学里头,燕宁康正整理着自己近些日子写的文章,装订成册,准备带回家去。明天开始有三日的休沐,之前他只回家住两天罢了,但长兄终于回了长安,少不得要过问他功课,口说无凭,干脆拿着册子回去,也好叫兄长知道他在太学里有下过苦功夫。

太学的宿舍皆是一人一间,虽然比不得家里头,但胜在清净。因为前头有友人说了要来寻他,他便没关房门。正整理着,门外头有个少年敲了敲门,喊了一声“燕兄”。

“顾兄。”燕宁康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人进来。

这太学里头的学子皆是心高气傲之辈,自诩才华横溢,他是勋贵出身,又是半路被塞进来的,与他交好的没有几个,只有这一个名字换做顾令仪的,八月底才来的,年岁不大,个子也要比燕宁康矮不少,还长得很漂亮。同样是半路插进来的,燕宁康立即就对顾令仪有了维护之心。

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以顾令仪的样貌和随身物品来看,应当也是出自世爵大家的,却并不盛气凌人,无论对谁都是温和有礼的,被冒犯了也会有理有据的回击,并不忍气吞声,也不咄咄逼人。这个性子相当合话不多的燕宁康胃口,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朋友,一齐习武一齐读书,几乎形影不离了。

“上回休沐,我和我爹说起得了你的照顾,他听闻你文章做得好,品性也好,特地让我来问问,愿不愿意来家里做客?”顾令仪道。

燕宁康有些意动,他要走文官的路子,燕家在文臣里面没什么人脉,最多为他除一除路上的荆棘,助力却是给不了的。顾令仪平日里看得许多书都是孤本,一举一动又有大家风范,想来他爹也是学识渊博之辈,若是能上门拜访,求得一二指点,说不定能少走许多弯路。

他心里这么想,却不得不拒绝,道:“顾兄,我家里有事情,虽然感激,却也只能推辞了。”

顾令仪顿时目露失望之色,虽然这样失礼,却忍不住问道:“你家里有什么事情?”

燕宁康看着手里的文章册子,笑道:“我兄长才从河东回来。”

顾令仪愣了一下,才想起燕宁康出身蓟侯府,他兄长是燕侯,如今的锦衣卫指挥使。

燕宁康想了想,有些犹豫地道:“我上回休沐回家,同我父亲说了在太学交了一位要好的友人,我父亲说若是有机会请你来做客……不知你意下如何?”

长安的年轻一辈,无论是勋贵子弟还是士子,都对这位心甘情愿入赘天家的燕侯很感兴趣。河东一案在长安引起轩然大波,更令他们好奇不已,这其中也包括顾令仪。顾令仪的爹做了一辈子文官,交好的也都是文官,突然有一家名声赫赫的将门出现在眼前,又得了邀请,若是不去拜访那简直是亏大了。

当即便应了下来。

“明日一早用了早饭就去你家做客,我去给我爹回个信,告诉他晚些时候回去。”

顾令仪应下来,高高兴兴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