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前世(一)(第2/3页)

燕赵歌最后看了一眼蓟侯府的牌匾,对着季峥点点头,头也不回地走了。

季峥留在最后,放了一把大火。

两百个亲兵皆是甲胄在身,手里握着精刀枪戟,平日里这些东西都是禁忌,但这个时候没有会管你是不是违禁了,连城防的兵马看见他们都只会绕道走。

收拾了家当想要逃出长安的百姓见状悄悄尾随在一行人身后,走了没多久,最后却聚集了一大群拖家带走的百姓。

燕赵歌不得已,只能站出来高声道:“父老们!我燕家兄弟四个,三个弟弟都年幼,只有我还担得起事情。我没有本事保诸位安全!诸位愿意随行的话,请自便,但若是遇了事情,莫要怪我燕赵歌顾着弟弟袖手旁观!”

要命的时候哪里还有人在意别人能不能顾得上自己,借着燕家一行人能逃出长安城去就谢天谢地了,自然不会有人对燕赵歌的话挑刺。

队伍里的人越来越多,巡视的城防兵马已经看不下去了,只得拦住燕赵歌,道:“您是哪一家的我不管,您走了我也管不着,但您不能带着这么多百姓走,不然陛下那里我说不过去。”

燕赵歌心道皇帝驾崩了,太子没登基,蜀国公又要篡位,你忠心的是哪个陛下?但无论是哪个都和燕赵歌无关,燕赵歌拱拱手道:“我姓燕,如今情况您也明白,我母亲刚才随着我父亲而去,局势乱成这样,我们兄弟四个在长安再难待下去,只能逃了。”

对方恍然,故镇北将军死的蹊跷,去岁长安里全是流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人家为了还年幼的弟弟们跑出去也说得过去。

“只是这百姓……”

燕赵歌摇摇头,道:“我只顾我弟弟们,这些人与我无关。”

得了燕赵歌的态度,对方也放心多了,将燕家一行人放过去,再命拦住人潮涌动的百姓们。

眼看着有了出城的希望,百姓们如何肯依,顿时推搡了起来,有破口大骂的,有呼喊燕赵歌姓名的,还有痛哭流涕的。

燕赵歌只当看不见,听不见。

长安城里几十万的百姓都想往外走,城防兵马人再多也多不过百姓,瞬息之间,由士兵们组成的人墙就被冲垮了。汹涌而来的百姓们将燕家一行人淹没。

亲兵们背靠着横刀而立,飞快地将燕赵歌几个人围在中间。季钧一手抓住季峥一手抓住季夏,燕赵歌反射性地摸了一把背上的燕宁越,人还在,她放心下来抓住离自己最近的燕宁康,再去寻燕宁盛的时候,人已经不见了。

乱世里一个人一旦没了音讯,再找到的几率近乎于零,别说活人了,连尸体都找不到。

她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我没了一个弟弟。燕赵歌想。

等百姓散了,发现燕宁盛不见了的众人一阵默然。没人敢提议去找,却也没谁敢提议不找。

燕赵歌一手攥着燕宁康的手,另一手拢着趴在自己背上的燕宁越,心想:我还有两个弟弟。

“我们继续走。”她道。

燕宁康跟在她身后,看着燕赵歌的身影,只觉得抓在自己手腕上的那只手,很用力很用力,痛得他指尖都发麻。

二哥,对不起。他在心里默默地道歉。

马上到了城门处,有一个人冲了过来,像是从火灾里冲出来的,浑身焦黑,连面容都看不清,偏偏怀里抱着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这人到了燕赵歌眼前,竟然扑通一声跪下。

燕赵歌问了几声没有回应,探了探鼻息,才发现人已经死了。皮肤焦黑,十有九八是被烧死的,能撑着跑到这里也是不容易。

燕赵歌抱过那个包裹,才发现里面是个孩子,襁褓都被鲜血浸透了,却睡得正熟,粉雕玉琢得甚是可爱,只是襁褓里什么都没有,不知是谁家的孩子。

罢了罢了,救他一命。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天意了。

后头又有一群身上焦黑的人追上来,见燕赵歌抱走了孩子,领头的声音嘶哑地问道:“这孩子是我家小主人,敢问阁下名讳。”

“我姓燕,故镇北将军的燕。”燕赵歌道。

“竟然是蓟侯当面。”对方跪了下来,对着燕赵歌叩首道:“我家主人不幸遇难,只剩我家小主人,仇家太多,我等无力照顾,您既然有出城的意愿,请您照看一下,令我家小主人平安长大即可。”

“你家主人姓甚名谁?这孩子又叫什么?”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才哑着嗓子道:“姓程,名无疾。”

倒是个好名字。

燕赵歌道:“我等一行人将去北地,我会仔细照看这个孩子,但如果遇上人祸,也未必能保他完全。”

对方没有应声,只是道:“就托付给您了。”

燕赵歌还想再问,这些人从地上捡了一些破布团起来,装作一个襁褓的模样,抱在怀里又匆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