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兄长(第2/2页)

又过了一个时辰,驻扎长安城郊外的虎贲营七百骑拔营而起。

这些是在河东的燕赵歌所不知道的,他也不知道燕宁盛会为了尽快传信到长安昼夜不停地跑,差点把自己跑得没了命。

回营地之后,燕赵歌将司传铄和司鉴杨找了过来。

“兄长。”司传铄先是悄悄瞥了几眼燕赵歌的神色,心里有些忐忑地叫了一声。

燕赵歌没有反驳,嗯了一声算是应了,她道:“找几个会盯梢的,在城外三十里处给我盯着从长安来的人,神色匆匆的、骑着马的、没拿什么大包袱的全部拦下来。我要拦的是河东在长安的眼睛,宁盛回长安去了,我将这个差事交给你们,事关重大,莫要搞砸了。”

司传铄眉开眼笑地道:“兄长您放心,我等必然给您办得妥当。”

司鉴杨诧异极了,他一肚子疑问又问不出来,等出了营帐,才问道:“小叔父,您为何称燕侯为兄长?”

司传铄细细讲了燕赵歌冒充宗室的事情,他对于认了燕赵歌为兄长这件事十分得意,笑嘻嘻道:“如此一来我便是燕侯的兄弟,谁不高看我一眼?”

司鉴杨皱眉道:“小叔父本来也是长公主的兄弟,犯得着如此吗?”

司传铄用朽木不可雕也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哼了一声道:“兄弟?你敢叫长公主一声长姐吗?礼福沈湘江五个亲王府,算上济南王府,传字辈的男丁有多少你数得过来吗?不说旁的,我们沈王府我行十一,长公主会认这么多兄弟吗?就算是认了,嫡系的兄弟不比我们更亲近?人家有爵位有田,我们这种庶出的有什么?这么多人眼巴巴瞅着,攀长公主哪里比得过攀燕侯容易?”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指头使劲儿点了点司鉴杨的脑袋,恨恨道:“平时对燕宁盛莫要端着,打好关系没有坏处。父王百年之后我至少有个封君的爵位,不愁吃不愁穿,你一个国公庶子到那时候还有什么?你自己的嫡亲兄弟有多少?算上你各个叔伯的子嗣又有多少?别忘了你爹后院里还有大着肚子的,分家的时候这么多孩子你能捞到什么?不趁着现在扯着王府的虎皮给自己捞点好处,你等到那个时候谁管你是谁啊?”

司鉴杨也不敢躲,苦着脸挨训,道:“侄儿知错了,小叔父你莫要再戳了,脑袋要烂了。”

“我看你就来气!”司传铄这才收回手,哼了一声道:“要不是当初我攀上长公主,领了燕宁盛那个差事,如今羽林卫哪有我等的位置,你以为羽林卫那么好进的吗?下次再见到兄长,莫要再叫燕侯,学着我叫叔父。人家手里漏点东西都够你吃一辈子得了,万一给你个机会到北地去捡个爵位,那岂不是赚大了。”

司鉴杨脸皮抽了抽,这下又多了个叔叔。

昨夜燕赵歌一声令下,河东衙门连夜派人跑遍了下属的二十四县,抽调预备役的民兵青壮。原来的郡兵找是肯定找不回来了,军籍名册都是早些年的,很多人都死了,就算没死岁数也不小了,根本不符合郡兵的条件,河东太守干脆从下头的县城里重新抽调青壮,左右这位司将军说既往不咎,既然如此再填一点小错也不要紧。

天刚刚放亮的时候,一千个有过训练经历的青壮就站在了河东营地里。其中不乏世代的兵户,甚至有几个往上数几代的男丁都有过战争经历。

燕赵歌暗暗点头,这么看的话,河东还不算烂得太彻底,至少兵户还没有烂。她将名册交给被召回来的刘破奴,既然已经有了一千个愿意当兵的青壮,那哪些惯于给地主家做工的人就不要回来了,她甚至连原来在营地里混日子的郡兵都发了些粮食遣散回家了。

“有一个算一个,出身籍贯都记录在册,但凡出身世爵或是家里有爵位的通通不要,和河东勋贵沾亲带故的一概不要。”

刘破奴十分诧异,三百羽林卫尽是勋贵子弟,怎么到了河东郡兵这里就统统不要了?难道长安的勋贵比河东的勋贵更高级吗?他想不明白,但燕赵歌不解释,他也就只能怀着疑问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