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表兄(第2/2页)

燕赵歌按住心里的那点心猿意马,道:“整治不在一时,锦衣卫被打压了二十年,哪怕如今我为指挥使,下边也习惯了卑躬屈膝,正好趁此机会一振锦衣卫旗号,也好震慑一下宵小。”

长公主横了她一眼,道:“你说得容易。”

燕赵歌想了想道:“那从京营八校中挑一部给我?只要河东不发生叛乱,七百骑士绰绰有余了。”

“你倒是不客气,一张嘴就是京营。”长公主道,但如今状况,她和燕赵歌之间也不必细分你我,讲什么君臣尊卑,那都是虚的。“不过京营八校不太妥当,校尉将军未必听你的,况且以赈灾知名调京营八校过去不太妥当。”

“羽林卫?羽林乃皇家私兵,我如今为外戚,临时统领羽林卫也说得过去。”

长公主沉吟了一下,点点头,道:“这倒是可以。那还是打锦衣卫的名头,功劳分到羽林卫头上便是。”

“我和羽林中郎将也还算有一点交情,正妥当。”燕赵歌道:“但若河东局势真的糜烂至一定程度,河东太守郡尉下头县令县丞一定官官相护,我需要河东虎符,保河东郡兵不失。”

虽然是意料之中,但燕赵歌能如此理直气壮地索要虎符,长公主还是稍稍吃了一惊。

纵观古今,如此胆大妄为者唯燕赵歌一个,如此信任亦臣亦妻者唯长公主一人。

长公主取了存放虎符的匣子过来,里面皆是铜质虎符。

统兵虎符皆是铜质,银质金质的都是赏赐的荣誉,只有铜质的才能用来统兵,其上刻有所属的郡国或是军队名称,一半在领兵的将官手中,一半在皇帝手里,如果遇事,皇帝就会以虎符为信物,派遣侍者前去处理。

但除此之外,又有玉质虎符,凭此可以调动多个郡国的兵马甚至统领全国兵马。

虎符制度是由前朝传下来的,乃是前朝太尉的信物,大晋的太尉不常设,多是由卸甲归田的老将军担任,不再统兵,虎符就回到了皇帝手里,皇帝亲自统领天下兵马。

长公主拿出刻着“河东”二字的半块虎符,上边的字也各只有一半,另外一半在河东郡尉手中。长公主沉吟了一下,又放了回去,重新取了玉质虎符出来,交到燕赵歌手里。

“河东如果乱了,周边几个郡国未必不会被裹挟。以防不测,拿着这个更稳妥一些。”

燕赵歌接过来,感觉心情十分奇妙。

虎符这么事关重大的东西,她作为一个臣子敢要,而长公主作为君王却也敢给,给的还是天下兵马虎符。

“不过锦衣卫作为天家亲兵,统领郡国兵马不太妥当,恐怕惹人口实,我得再遣一人随你去,让我想想遣谁比较好。”

长公主陷入沉思,燕赵歌就保持这个姿势看着她。

长公主沉思了良久,发现没什么合适的人选,挑得这个人得是个武官,品阶不能低又不能高,低了不够格拿虎符,高了未必服气燕赵歌压他一头,资历太深的恐怕又会倚老卖老,这人不过就是给燕赵歌当个幌子,若是不听话发而麻烦了。

“让赵家表兄随我去河东,岂不是正合适。”

“那便这么定了。”长公主道:“待明日上朝,我拿符节给表兄,加一重保险。”

两人叫同一个人为表兄,心里泛起难以言喻的滋味,禁不住愣了一下,然后相视一笑。

有点奇怪,但并不会令人不适。

“我去河东赈灾还有个好处,是我刚刚才想到的。我熟知兵事这件事只有你我知道,在外人看来我履历苍白得很,只有白拣来的北地军工,河东官场或许会以为我是得了你的欢心,才被准许去捡一份功劳,而对我抱有轻视之心,说不定能占个便宜。”燕赵歌笑道。

长公主禁不住抿唇一笑。

虽然这个时候这么开心不应该,但是燕赵歌说出来“外人”二字,听起来格外令人舒心。

“就你鬼主意多。”长公主弯下腰,指头轻轻点在她鼻子上。

燕赵歌盯着她的脸颊,鬼使神差地,张嘴咬住了对方的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