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字条(第2/2页)

此次大胜,除了俘获的士兵和辎重之外,还有几个匈奴贵族。

匈奴人自前朝覆灭,便自诩是前朝后裔,自称刘汉皇帝,广封诸王,除掉匈奴王城龙城,每一座城市便象征着一位匈奴的王。大晋却是不认这匈奴皇帝之位的,只叫其匈奴首领。此次除了匈奴首领之外,一同入寇的匈奴王共有五位,其中两位被锦衣卫吓得撤兵回援自己的城市,生擒两位,斩杀一位。

被斩杀的匈奴王乃是死于此次前锋将领,赵国侯二子之手。

……

战报后面附有粗略的战功统计,更详细的要等战事结束之后,镇北将军回京述职才行。

但这也足够令人兴奋了。

这六万俘虏可以用于治河,用于修长城,甚至卖出去给殷实人家当奴仆,有能征善战的也可以让其戴罪立功,以功赎身,免于被奴役,若是利用的好,说不准今年都不用征发徭役了。更别提那数不尽的牛羊,足以让户部吃得直打嗝。

长公主盯着战报许久,提笔写了张字条,叠起来交给宫人,命其送到燕姓侍中手里去。

燕赵歌自北地第一封战报发来,便整日地守在宫里。皇帝知道她担忧北地战事,也担忧镇北将军,便给了她这个便利。

但是!你们怎么能用朕的人情来谈情说爱!

皇帝还在一旁看着,见长公主如此大胆,顿时怒从心头起。他道:“皇姐,捷报我也听完了,剩下的都是要事了,左右没有旁的事,我就先去看太子了?”

明明你才从皇后宫中来。长公主知道他的意图,也不说破,点点头,允了。

皇帝若无其事地走出殿内,立刻叫人将刚才送信的宫人截住,区区一张字条他还是看得的。等把字条截住,他仔细一看,却发现并不是想象中的谈情说爱的话语。

而是——匈奴首领已亡,侍中以为新首领为何人?

皇帝:“???”

你们天天送信来送信去,就聊这个?

我不信!

他恐吓了送信的宫人一番,务必让其相信只要透露出去这件事就会全家死翘翘,吓得对方差点失禁,才放人走了。

燕赵歌正在御书房里整理文书。

侍中是皇帝的随从,理论上什么都干,但皇帝要是敢让她去端虎子,长公主就能让他吃不着好果子。皇帝也不愿意让燕赵歌干这个,虽然每天都要怒骂一顿对方,但是平心而论他还是很欣赏燕赵歌的,端溺器这种事自有别的宫人来干。但燕赵歌每日候在宫里没什么事做,也不能天天来蹭吃蹭喝的,皇帝看她闲得很,干脆就把她丢进御书房里整理一些不重要的文书了。

战战兢兢的宫人送来了长公主的字条,燕赵歌虽然疑惑,但也不会开口,宫里的水深着呢,她担任侍中至今能平安无事有少许原因是父亲是镇北将军,更多的还是因为长公主的照看和皇帝的刻意为之,宫里的那些个肮脏事儿才沾不到她身上,也没有哪个宫人敢给她下套儿。

看了字条,燕赵歌会心一笑,这都是惯例了,她和长公主以前经常玩这种把戏,互相猜测对方的想法,本来是为了彼此印证,防止各方面的推测出现漏洞,后来却变成了心意上的互相试探,只是可惜直到最后,谁也不肯让步,什么也没试探出来。洋洋洒洒写了一通,又交给这个宫人。

“劳驾,送回去罢。”

宫人又战战兢兢地走了。

在殿外守了半天的皇帝将回信拿过来,看完之后眉头皱得简直可以夹死苍蝇。

——臣猜测是匈奴首领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匈奴各部头领之间彼此并不信服,任谁上位也不能让其他人安心接受统治,所以维持现有状态是最好的选择,选幼子则是因为便于操控,身后又没有势力可以依靠,不会有人愿意效忠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的。

你们真的在聊天下大势?!

皇帝放走了传信的宫人,感觉十分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