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前嫌尽弃(九月十一)(第2/3页)

“娘,您和爹若觉得些菜味道还行,那明儿爹出门,便可让厨房备些配好料的砂锅同铜锅和饭捂子一起带着,如此爹中午歇脚的时候便就能热饭热菜了。”

“然后爹吃午饭的时候,再让小厮们把晚饭砂锅烧开换放进铜锅,如此晚饭便就也有了!”

云氏闻言自是大喜,忍不住念佛道:“好孩子,难为你有这份孝心,真正是去了我的一桩大心思!”

谢子安作为公公,虽不好似云氏直言夸奖,但听得红枣这番话,心里也是慰贴至极——他挑儿媳妇的这份眼光!

啧啧!他都忍不住佩服自己了!

谢尚闻言也是自觉面目有光,心有荣焉——他媳妇不止知道口头孝敬爹娘,还能想主意把心中的孝敬给落到实处,如此知行合一,才是难得!

见多了口蜜腹剑,谢尚年岁虽然不大,但于识人已知要更看行动。

就是谢福在一旁见到,也是心中服气,暗自自省他伺候谢子安出门这些年咋没想到这个焖烧之法?

果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谢福暗想:学无止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既然确定了这砂锅菜将做路粮,谢子安少不得把桌上的饭菜都尝一遍。

谢子安看腊肉饭饭面上蒸得滚烫的大块腊肉,色泽金红,薄如蝉翼,其金色的腊油渗进米饭,色染得饭粒都跟珍珠似的在闪光——光只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特别想吃,抬手就舀了一勺,然后便就沉迷于腊味饭特有的醇香而不能自拔。

事有两面。谢子安家大业大,家里厨房做饭做菜都是分开的锅灶。所以谢子安长这么大竟然没吃过腊肉蒸饭——想想,还真是有些可怜!

谢尚看他爹连舀三勺腊肉饭便也跟着舀了一勺——谢尚跟他爹一口锅里吃饭十来年,自是信任他爹的口味。

谢尚正是长身体的年岁,最喜食肉。而腊肉饭肥不腻口,瘦不塞牙,简可谓是为挑剔的谢尚量身订做。谢尚一口上瘾,然后便眼盯着谢子安的动作跟他一勺我一勺地极快地分吃完了一整砂锅的腊肉饭。

红枣没想到日常父慈子孝的谢子安和谢尚父子竟然会抢食腊肉饭,一时颇为惊异。

谢尚虽说不认识饭捂子,红枣暗想:但这口味倒是跟他公公一样颇接地气。

由此可见,美食果然是没有国界不分阶级,而吃货们为口美食也都是不计形象,即便是亲父子也不存在谦让。

云氏一旁默默瞧着,心说一会儿得跟尚儿媳妇把这个腊肉饭的方子拿过来,家常做了给男人和儿子吃。

谢福也留心看着,心里暗地琢磨这个砂锅饭的方子……

吃了喷香的腊肉饭再喝清粥,未免无味。但谢子安出过远门,知道出门在外的人,有时就是想喝口粥养养肠胃,所以便也喝了两口米粒给焖烧得都开花了的薄米粥。

茄子煲,谢子安浅尝则止——他不大爱吃茄子。不过茄子经煮,不似其他蔬菜一焐就黄。所以出门在外没得挑拣的时候,谢子安也会勉强自己吃一点。

红枣可不知道谢子安不喜吃茄子。她能想到做茄子煲还是看云氏让厨房给谢子安赶做一坛子茄鳖带出门。

对于最后一砂锅鱼头汤,谢子安伸筷子一掀鱼腮骨,便见整个鱼头似寒冰遇火一般地瞬间消融成了汤水。惊愕之下,谢子安舀一勺汤送进口中,便觉鱼汤醇厚,奶香扑鼻,流滚之处,五脏六腑的舒暖慰贴,额角鼻尖瞬间便透出了汗意——舒服!

出过门的人都知道出门在外最难得其实是一口好汤——好汤要工夫,而出门人赶的却是时间,如此两相矛盾,所以行路才都用干粮就白水。

《黄帝内经》以为人之全身精气都以津液为载,故而人需多食汤水以养身。谢子安自少年时代起便跟着老太爷日常喝养身汤,至今二十年,早已养成了一天三顿都要喝碗汤粥的习惯。

先谢子安出门最难忍的便就是汤水不济——不过现在喝了这口鱼头汤后,谢子安便觉得往后出门他再想喝汤,再不是事了!

吃了一顿合乎心意的好饭,再加上解决了出远门的口腹担心,谢子安的心情瞬间变得极好,脸上不自觉地就带挂出了慵懒地浅笑。

云氏一见便知男人现在是真心高兴,于是她看红枣的眼神便有了不同。

对于以夫为天的云氏而言,红枣孝敬谢子安到位,那真是比直接孝敬她还教她开怀!

整喝了半砂锅鱼头汤,谢子安方才丢下碗,算是吃好了晚饭,而谢尚也跟着放下碗笑道:“这鱼头焖化后的汤可真是醇厚。娘,往后您让厨房都这么烧鱼头汤!”

“哎!”云氏虽然一口没尝,但闻言还是赶紧答应——对一个主妇而言,天底下再没有比让男人和儿子吃饱吃好更重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