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4页)

但当时对方还存着侥幸在做最后观望,萧明彻担心最终会无果,就没有告诉李凤鸣,免得她空欢喜一场。

“上个月太子已经不行了,南境那头又旗开得胜,他们已下定决心与我合作。福郡王府与平成公主府奔走许久,也与多数宗室达成共识。闻家、廉家争取了不少文臣武将世家……”

他做了很多布局,但最终还得看南境战况。

战场之事向来风云难料,他走时并没有十足把握,便没细说。

“眼下已算大势底定,只待南境战事平息、太子一死,我将带头拥立萧宝珍为储。”

齐国百姓在情感上或许一时难以接受公主为储,但等到封赏了此战的有功女兵,风向必定不同。

反正萧宝珍还小,至少有十年时间可对民众加强教化与引导,滴水总能穿石。

*****

近来齐帝因头风症几近失明,整个人迅速衰弱,在许多事上已开始力不从心,所以才急于扶萧明彻上位。

可太子与恒王的长期争斗使齐国上层严重撕裂,各派系之间很难互信。

萧明彻被视作太子一党,若他上位,早前的恒王党羽会担心被清算,势必有所动作。

从前的□□羽和皇后母族,绝不会像扶持太子那样对萧明彻倾尽心血。

为防恒王党羽反扑,他们极有可能绕过萧明彻,抱团做出自保性攻击。

萧明彻无母族、外戚强援,若想同时稳稳按住两方,除了争取一些从前两不沾的世家外,还得最大化争取民意支持。

“异国太子妃”这件事对普通百姓的情感是一种天然的伤害。

若不舍弃李凤鸣,萧明彻在储位上就很难争取到更多的民心。

而别的郡王乃至已成年的公主们,实力和民望基础远不如萧明彻,谁都做不到在短时间内弹压并整合各派系。

倾举国之力与宋大战的齐国,正面临着种种内忧外患,经不起半点动荡与内耗。

若朝中内斗失控,随便来个小国趁虚而入,都有可能将国战后的大齐打成废墟。

所以,萧明彻与多方反复磋商、推敲,最终大家各退一步,决定共同拥立萧宝珍这个年幼的小公主成为储君。

她好歹被记在皇后名下,自小养在东宫,若论嫡庶尊卑的名头,勉强可比旁的皇嗣高一截,在礼法上将就站得住脚。

扶持她,对皇后母族与从前的□□羽只好不坏;恒王党羽也不至于对稚龄小公主太过忌惮。

纵观全局,只有萧宝珍为储,才能使各方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克制。

这算以最小代价维持住朝局平衡。

在她有能力亲政之前,由萧明彻带头领宗室群臣暂行“国事众议”之法,对目前对内极需求稳的齐国来说算是最优之选。

“……懂了吗?我没想,也不会继任太子。”

*****

萧明彻疲惫地趴在床畔,几乎将一辈子能说的软话都说完了,李凤鸣还是不给他半点回应。

他握紧她的手腕,渐渐急恼:“你还装?脉搏都没方才那么弱了。”

被戳穿的李凤鸣微微动了动手指,那幅度好像很无奈,又好像是纵容让步。

只不过是弱弱一点回应,萧明彻的方寸间却立时有酸甜交加的乱流疯狂涌动。

这让他既无力,又恼火,恨不得将她嚼了吞进心里。

“你是不是忘了?濯香行的钱一直被我盯着。”他瞪视着床榻上那个负隅顽抗、坚持装死的混蛋女人。

“如今你有且只有两个选择。第一,留下。那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

李凤鸣总算哼哼出声,气若游丝:“第二呢?”

萧明彻真是服了这家伙。

枉他先前掏心掏肺说了那么多,这人丝毫不为所动,一提到钱就“回光返照”!

他咬紧牙关,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又凶又冷又坚决。

“第二,若你执意要‘死’,我会下令查封你所有产业和财物,让你半个铜板也带不走。”

话音未落,就见“垂死”的李凤鸣坚强挣扎,惊坐而起。

“做你的清秋大梦!要人没有,要钱……”她闭上眼缓了缓,声音虚软沙哑,宛如呢喃。

“算了,那还是谈谈要人的事吧。”

萧明彻红了眼尾,唇角轻扬:“不如先谈谈这个吧。”

他拎起“遗书”一角在李凤鸣眼前晃了晃。

“只敢偷偷摸摸写情诗告白,这就是大魏女儿的胆色?”

受假死药影响,此刻的李凤鸣心跳缓慢又微弱,体温远低于常人,按理说是不会脸红的。

可她就是脸红了。

耳朵也红了。连脖子都红了。

“别瞎说。我没偷偷摸摸。那也不是告白。”李凤鸣声若蚊蝇。

“不承认?行。等回了雍京,我立刻让人雕版刊印,传诸举国士子共赏析,让大家评评这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