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3页)

他曾被朝野默认是李迎侧郎人选,度家自被看做储君党羽。

李迎不在了,帝党后党都很难全然信任度家,朝中也定会有落井下石者。

度家艰难,家族中必有人迁怒于度扬斐。

无论他后来是出于什么考量投效李运门下,李凤鸣都不怪他。

他自小不受偏疼,从前有机会成为储君侧郎,家族对他才稍稍高看一眼。没了储君李迎后,他对度家便又可有可无。

说起来其实也是个小可怜。

李凤鸣敛神正色,认真发问:“上次你说,并非真心投效李运?”

度扬斐道:“那时洛都疯传,继任储君必出在二皇子与九公主之间。我家里暗中骑墙,授意我投二皇子门下。我想,若能取信于他,有机会时或许还能帮九公主一把。”

他口中的九公主,便是如今的大魏储君李遥。

“帮九公主一把,将来好挟功进九公主府做侧郎?”李凤鸣打趣。

度扬斐急红了脸,猛地咳嗽起来:“殿下将我看做……咳咳咳,看做什么了?因为九公主与您一母同胞,我才……咳咳咳……”

“别起急,我顺嘴胡说的。”李凤鸣起身走过去,从旁侧的小几上倒了温热药茶递给他。

“李运派你来杀我,你为何要大费周章混进恒王府做死士?居然还卷进齐皇嗣内斗,亲自带人去帮他刺杀太子。”

度扬斐接过药茶润了喉,低声道谢,平了平气。“伺机卷入齐皇嗣内斗,是二皇子的意思。”

此次李运派出度扬斐等十二人,刺杀李凤鸣只是任务之一。

设法接近恒王,并帮恒王刺杀太子,才是李运盘算的重头戏。

“他说,皇后陛下至今尚未被彻底扳倒,是因手中还有两支屯田军的兵权。若能挑起一场魏齐国战,皇帝陛下就可借机收拢所有兵权。而想要挑起这场国战,只刺杀和亲公主还不够。”

李运倒也没那么天真,知道刺杀一国太子并不容易得手。

他要的只是“魏人参与刺杀齐太子”这名目,能挑起两国矛盾就够了。

度扬斐之所以老老实实执行李运的荒唐计划,是因心中另有盘算。

“我想,若真起国战,虽皇后陛下手中最后一点兵权会被收走,但九公主也有了立威的契机。”

反正如今后党日渐式微,那两支屯田军的兵权早晚都会被夺走。

李遥尚未成年,自身羽翼未丰,又赶上后党式微,储君之位坐得很不安稳。

若这时起国战,但凡李遥够胆色,只需硬着头皮自请上前线督战监军,等得胜回师日,就是民望扶摇直上时。

如此,只要她将来不出大错,就算后党彻底倒下,魏帝也不会轻易动她。

“你当国战是一群小孩子骑竹马‘打仗’?!那是真要死人的!成千上万地死!尸山血海,哀鸿遍野!”

他有伤,李凤鸣也不好动手打人。但实在气不过,索性恶狠狠拧他的耳朵。

“在李运门下待了几年,学会不将人命当回事了?嗯?”

度扬斐吃疼地皱紧了五官,却不敢喊疼。

“殿下息怒,我知错了。刺杀齐太子之前,我心里也过不了这道坎,便让大家将身上与魏人相关的线索全都销毁。”

也算在最后关头悬崖勒马。

“难怪一直没查出那些刺客的来路。”李凤鸣悻悻松手,神色和软了些。

“去年刺杀太子失败,和你一起逃走的那人是谁?现下在何处?”

“殿下不认识。那人名叫张璧,是我心腹,”度扬斐揉着耳朵,“年初我已让他潜回洛都。计划是待我刺杀和亲公主得手,他便放出风声与证据,让所有人知道这是二皇子授意。”

如此也能稍稍帮到李遥一点。

“年纪轻轻就活腻了?魏人参与行刺齐太子,哪怕未遂,只要走漏风声,齐国这边就不会放过你。”李凤鸣简直不知该怎么说他才好。

“而刺杀和亲公主的事若在魏国传开,李运虽讨不着好,你家为撇清干系,也会选择断你这臂以求生。就为坑李运这一把,你将自己的生路全堵死了!”

越说越来气,李凤鸣到底没忍住,在他脑袋上连敲两下。

“度扬斐,你这是抱着为李遥殿下杀身成仁之心来的啊。”

度扬斐被训得神色讪讪,捂着额垂眸嘀咕:“谁为李遥殿下了。”

李凤鸣瞪他,头疼到说话都阴阳怪气起来。

“若你要说是为我,那我可谢谢你了。此番若宗正寺从恒王府的人口中审出你这事,淮王府必受牵连。到时劳烦你替我扶灵归乡。”

度扬斐头垂得更低:“我想,只要我死,淮王府和殿下就安全了。”

死无对证,到时萧明彻只需一口咬定是恒王构陷,便有很大的脱身余地。

“你想?你想个鬼!就你这颗中看不中用的漂亮脑袋,什么都别想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