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菊花酒(第2/4页)

靠近白楼之际,孤鹜就多了几分警惕,吩咐人先进白楼查看,确保无事之后再请元莞进去。

一行人来的颇早,陆家的人还未曾到,孤鹜从食盒中取了点心果子,再要了壶茶,试探后确实无毒,才置于炉火上。

孤鹜伺候元莞多年,知晓她的习惯,纵过了两年,做这些小事来,还是很顺手。

元莞托腮坐在一旁,手旁捏着蜜饯,看着他一番忙碌,唏嘘道:“元乔令你掌管皇城司,不怕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吗?”

“臣是托您的福气罢了,若非是您,臣大概早就被贬至宫城外。”孤鹜道,皇帝对元莞的情意看似很淡,实则渗透每一处,效忠元莞的朝臣都未曾动,垂拱殿的宫人虽换过,可那些旧人都得到妥善处置,这些事都是元莞不知的。

新帝与废帝之间,按理实难共存,可她二人也算和睦。

元莞不说了,须臾后,有人挑帘而进。

陆连枝今日更为素雅,素锦襦裙上绣着梅花,发髻上一支珍珠玉簪,打磨得光滑,与一身衣裳极为相衬。

她入内后,行了半礼:“姑娘来得颇早。”

静若处子,姿态娴雅,可见规矩甚好。元莞颔首,示意她坐下,孤鹜斟茶,带着人退下。

雅间内只剩两人,陆连枝呼出一口热气,目光落在元莞的蓝眸之上,她笑了笑:“蓝眸动人,你皮肤极好,衬得那双眸子如湖水,荡漾时涟漪顿起,极为好看,平静下来,又是灵动之色。”

元莞首次被人夸,有些不大自然,道:“你见我竟不觉得害怕。”

陆连枝温婉一笑:“你又非妖魔鬼怪,我为何要怕。与大宋互通往来的胡人,也有一双赤红双眼,他们活得更为肆意,与怕字不相干。”

“这倒也是。”元莞附和一句,想起前些年胡人来宋之际,她道:“我见过红眸紫发之人,他们力气很大,堪比大宋勇士,不过有勇无谋,不堪大用。大宋将士虽不及他们魁梧,可脑袋好。”

“胡人野蛮,与当地风俗有关,家父去过当地,女子载歌载舞,比起大宋更为开放些。她们着装袒露,纤腰楚楚,妩媚之极。”陆连枝解释。

一番话勾起元莞的兴趣,她跟着道:“你也见过?”

“那倒不曾,家父带过些许书籍,我带来几本,你可看看。”陆连枝从一侧包袱中取出几册书,上面字体与大宋不同。

元莞习过他国字,书面上的字也懂得,与大宋的‘游记’字意差不多,书页泛黄,显然年岁久远,比起元乔的游记要旧得多。

陆连枝见她能看懂,笑说:“看来你懂得很多。”

“懂得皮毛罢了,陆县主想必都是懂的。”元莞看着游记,上面有许多注释,并非是大宋的文字,可见功底很深。

商户惯来对学识看得不重,像陆连枝这般博闻广识,又深懂他国文字的女子,少之又少。就连一向以学识渊博而被人追捧的元乔,想必都不及的。

陆连枝懂得元莞的喜好,见她爱不释手,便道:“其实我对你也有兴趣,蓝色的眼睛也很有趣。”

元莞掀了掀眼皮,看她一眼,没有说话,陆连枝温温一笑,眼窝里泅出一抹纯澈的温柔,她复又垂眸,将书合上,而后才道:“县主的书很有趣,借我几日,到时再还你。”

“你若喜欢,便送你了。”陆连枝大方道。

“不必,我就是看看,不夺你所爱。”元莞委婉拒绝,她看得清,书上注释颇多,可见陆连枝也是认真看过的,且她没有收旁人之物的习惯。

她意坚持,陆连枝也不好勉强,笑了笑,端起茶喝了,又说起胡地趣事,元莞话不多,静静听了。

两人品茶说着趣事,时间过得也快,至午时,陆连枝令人取出菊花酒,又当着元莞的面,让人试毒了,道:“这是我照着江南的酿法来的,与临安城不同,你试试。”

元莞对菊花酒不喜,曾在垂拱殿内砸了两坛,见到陆连枝的菊花酒后,眼皮跳了跳,不好拒绝,只得品了一口。

元乔虽送酒,她却未曾尝过,也不知两类酒的对比,菊花香气浓郁,冬日里烫热了饮,感觉周身热气沸腾。

陆连枝道:“曾听说如今陛下的菊花酒极难得,她只会酿一种酒,便是菊花酒。术业有专攻,比起酿酒好手还要厉害。”

元乔会酿酒,元莞也是过府碰巧碰上的,竟不知都出名了。她好奇道:“你怎地知晓?”

“府上与魏国长公主有些渊源,曾饮过她亲酿的酒,口味甚好。”陆连枝夸道,她笑颜和煦,夸赞时也是真心,也显示念念不忘。

元莞不知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点点头道:“我闻所未闻,不过你这酒也是不差。”

雅间内炭火旺,热酒在血液中沸腾,便觉得热了,陆连枝脱了外衫,露出纤细的身材,微微一笑,恍若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