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4页)

小皇帝只为皇夫的事炸毛,孤鹜心里有数,思忖道:“秦家眼光高,高不成、低不就,这位小公爷也是挑剔得很,不过他比陛下年长六岁,怕是不合适做皇夫。”

“哪里是给朕做皇夫,人家看不上朕,上赶着要给大长公主做驸马,贼心不小。”元莞恨得咬牙切齿,想起此事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孤鹜看着小皇帝愤恨之色,似有所思,试着开口:“秦国公有兵,与大长公主联姻,对陛下极为不利。”

“对啊,对朕极为不利,朕不答应。”元莞自顾自说一句,她在元乔处都还没捞着好处,秦家就要来抢,真是可恨。

孤鹜提醒她,秦家不能与元乔联姻,于她皇位而言,大有威胁。

得到推辞的理由后,小皇帝才安心下来,满意地去睡午觉。

反是孤鹜处于云雾里,陛下开始好像并不是因为联姻的事而生气,好像是秦家不该觊觎的大长公主?

皇帝长大了,心思愈发深沉,看不透想什么,真是不好伺候,话不对还要打他。

****

出了宫的魏国大长公主想起皇帝的反应,觉得哪里不对劲,小皇帝明显很抵触,约莫着不会同意此事。

回府的路上,总觉得所托非人,皇帝自己都是个孩子,哪里能知晓成亲的事,思来想去,还是不妥,倒不如改日令元乔去见一面,不指望皇帝了。

她想着,就去询问元乔的意思,令她休沐日去公主府里。

元乔对她甚为尊敬,她有令,必会遵从。

回府后,令人去传话了。

皇帝处歇息好了,年底政事多,手虽用不上力,可并不妨碍上朝,复朝之日起,元乔行事就不再霸道,凡事都会询问皇帝的意思。

朝堂上依旧是以大长公主为主,皇帝听得仔细,也没有表现出不满,只在朝会留下中书令魏律。

元乔离去前,看了二人一眼,满腹疑惑离开。

就连魏律也不知小皇帝是何意,恭谨地站在一侧,皇帝走下御阶,令人请他去垂拱殿,自己更衣。

朝服厚重,穿着身上不舒服,她换一身轻便的衣裳,就去见魏律。

“卿不必紧张,朕听闻秦知尧在中书做事?”皇帝开门见山,一句话令魏律放下心来,回道:“确有此事,秦大人年岁不大,能力颇足,待人宽厚。”

魏律不知何事,但他与秦国公亲厚,下意识就夸了几句,夸完却见皇帝神色不悦,他不敢再夸了,垂头不语。

小皇帝倚靠着坐榻,右手手臂未好,就以左手捧着热茶,沉着脸色道:“卿说的是实话?”

魏律识人,感应出皇帝对秦知尧的不喜,不敢再夸了,简单说了几句,就退了出去。他慌慌张张,令臣僚不解。

尤其是苏闻,两人在政事堂会面,一把拉住他:“陛下寻你何事,怎地令你慌张?”

“陛下若问政事,我也不会慌张,可他问及秦国公长子秦知尧,面露不喜。我总觉得小陛下好似对秦家不满,你说秦家最近做了什么事?”魏律狐疑,想破了脑袋,也不知秦家怎么惹了陛下。

苏闻细想一番,拉着他至一旁低语:“秦家有意与大长公主联姻,就在最近提及的,你莫要声张。”

魏律精明,瞬息就明白过来,压低声音道:“这、这、秦国公如何想的,大长公主哪里是公主,两府联姻,置陛下于何处。”

秦家有兵,大长公主有权,两府联谊,小皇帝不炸毛就是怪事了。

苏闻也是叹息,扯扯他袖口:“不如你去劝劝秦国公,陛下心性你也晓得,若真不满意,只会令秦家难堪。”

魏律点头答应:“我去试试。”

两府宰执私下说的事无人知晓,元莞敲打过了,就心满意足。

太后处也甚是安分,似是一蹶不振,她是皇帝的母亲,皇帝也不能不孝顺,宫里的事都转交到皇帝手上,太后彻底不管事了。

多年夙愿达成,皇帝整个人轻松不少,面上笑容也多了很多,但她并未彻底放心,与太后生活多年,她知晓低沉只是一时半刻的,待她亲政,太后依旧会将她当作棋子来利用。

不过到那时,她就不再畏惧了,毕竟掌权后,就不再是任她踩踏的傀儡了。

小皇帝筹谋得当,得到殿前司后,士气大振,比起以前更加勤奋。

她着人去看着秦知尧,秦国公一旦动了心思,轻易不会罢休,不用想也知晓秦国公自视甚高,旁人都看不上,唯独看上元乔。

元乔是好,可也不是随意觊觎的,她令孤鹜去查秦家的底子了,查不到最好,若查到什么,她也不会罢休的。

****

休沐日,阳光高照,天气甚为暖和。

元乔得了魏国大长公主的传话,今日需过府一趟。

忙碌数日,腾出今日的空暇,本当入宫去见陛下。数日未曾见过,耳闻太医,陛下臂伤虽然愈合,可伤了筋骨,恢复得不大好,握笔都有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