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4页)

因此,她对书里的事情记忆深刻,红发蓝眸,确有其事。

多年前的书看过,就再也无暇去看,不知放在哪里。翻找不易,她在书房里待了许久,直到苏闻不耐烦,命人几番去催促。

近午时,元乔才捧着书去见苏闻。

她令苏闻枯等半日,也没有愧疚,笑了笑,言道:“陛下养伤,甚是无趣,我便说了一则故事给她听。多年前我无趣之际,看过一本游记,上面记载着一处百姓,都是红发蓝眸,她觉得有趣,令我回来找。耽搁半日的事,苏相莫见怪。”

大长公主话语不多,一见面就说了这么多,令苏闻不适,细细去品味话意。他得出两层意思。

一是她给陛下说故事。陛下若不喜她,怎会听她说故事,相反,她若有谋逆之心,不会静心同陛下说话,又花费半日找书去哄陛下。

二是书中所言一处百姓都是红发蓝眸,如此,陛下就不异类。

苏闻深呼出一口气,揖礼道:“殿下言重,臣此来是为殿前司指挥使一事。”

元乔淡漠,回他:“此事该召集群臣来说才是。”

苏闻为难,几日不眠,倾枢密院之力才查出来,真相震惊,他令人紧紧瞒住,先寻大长公主想计策,不想将事情闹大。

“殿前司指挥使刘钦在护卫栏杆上抹了药水,才导致木头轻易断裂,只是他并不是弑君,而是针对大长公主。”

“受伤的是陛下,就是谋逆,苏相想给刘氏求情?”元乔冷笑。

苏闻窘迫:“臣非此意,刘钦与太后同宗,是陛下的舅家,若赶尽杀绝,大长公主的名声可就愈发难了。”

元乔不赞同:“此事与孤无关,苏相按律处置,既然查出,就召朝臣商议如何处置,陛下伤势严重,就先议再禀。”

她意已决,苏闻劝不得,想起那日太后所言,大长公主野心膨胀,陛下年幼,一旦我等示弱,大长公主就难不保不会自立。

他兀自叹息,不知此事如何收场。

午后,群臣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处置刘钦,弑君之罪,可要连坐。

太后闻讯,去找皇帝商议。皇帝午后睡得深沉,如何都唤不醒,她见无人,直接令冷水泼醒,吓得落霞身子一震,皇帝醒了过来。

她忙去拿着干净的帕子擦净皇帝面上的冷水,扶着她起来,觑了太后一眼,默然退下。

皇帝睁眼就见到怒气冲冲的太后,揉揉眼睛,瞬息就令自己清醒,只是水将肩际的衣裳都打湿了,她感觉到冷,却听太后开口:“陛下竟还睡得着,元乔可要杀尽刘氏门人了。”

“为何?”皇帝身子冷得发颤,抬眸见到震怒的人,眸色动了动,根深蒂固的胆怯在此时冒出来,她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

太后见她软弱之色,气得胸口起伏,骂道:“我令你放弃孤鹜,你不肯,如今元乔揪着刘钦不放,栽赃他谋逆,陛下就任其作为?”

元莞这才明白过来,苏闻查出真相,元乔借此生事,刘氏一党保不住了。她心里窃笑,却不能显露出来,为难道:“太后为何不去挽救,我连殿门都出不去。”

这也是实话,自伤后,她就没有出去过,这些细节,太后也是知晓。

太后再气也是没用,指着元莞骂道:“早知如此,就不该捧你上位,到头来什么用处都没有,还累得刘家一族被害。”

“太后放弃刘家,还有朕。朕是您养大的,不会令您失望。”元莞随意敷衍一句,失去刘家与殿前司的太后,与寻常妇人无异,她不用再怕的。

眼前的局势,刘家显然保不住了,太后这时陡然发觉皇帝心思变了,她恼恨,眼里淬着狠毒,“你不愿帮忙?”

“如何帮?苏相查明真相,朕就算掌权,也做不到偏袒,太后不如想想怎么接下殿前司,莫让元乔得利。”皇帝气色好了些,面对旧时恐惧的人也是坦然,可直视太后狠毒的眸色。

太后闻言,平静下来,此事无解,她还需想办法将殿前司稳住,再骂小皇帝都换不来殿前司,她无暇再作计较,匆忙离去。

榻上的元莞疼得厉害,唤来落霞更换衣裳,又换掉沾湿的被单,方停歇下来,元乔便入殿了。

元莞只着一身单衣,依靠在宽榻上,愁眉不解,小脸映着几分苍白。

殿内宫人都在擦洗,就连落霞都没有闲得住,在整理床榻,元乔扫了一周,走至窗边,将窗打开透气。

冷风透进,元莞打了寒颤,望向窗下纤细秀丽的人影,也未曾坐直身子,就这样懒散地靠着,目光随着元乔而动。

开窗散出浊气,又带着几分凉意,元乔取了一件外袍给皇帝披上,也没有说话,静静等宫人洒扫完。

元莞侧身,凝视她一番,而后才道:“大长公主今日可曾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