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第2/5页)

就着饭吃肯定好。

这一问,价格也不贵。

素菜从两毛一斤到五毛一斤的都有,猪肉一块一斤,这里的卤猪肉一块五一斤,下水和边角料就会便宜一些,这比国营饭店便宜。

她想要买一些回去加个餐。

“我者想要买回家里去吃的,怎么弄?”

“可以用油纸或者是干叶子包着带回去,要是你想要卤汁,就要自己带一个盘或者饭盒过来。”

“卤汁免费?”

“对,卤汁免费!”

王梅:“那我回去拿个大碗过来!”

这卤汁这么香,捞饭吃多美啊。

她加快脚步回去,再来的时候,她的身边就多了两个半大的孩子,一起过来买好吃的。

他们早就问到了这里跌香味了,卤味的香味很霸道,风一吹,路过的人就强势的被塞了满鼻子,让人口水直流。

拍了一会儿队,到她了,齐小惠问:“大姐,你要来点什么?”

王梅看着豆干:“这豆干来一斤、花生半斤、猪蹄一只。”她说一个,两个孩子就咽一次口水,尤其是看到那肥嘟嘟的猪蹄的时候。

“好咧,加起来一块五,送三勺卤汁。”齐小惠利落的接过大碗,分别装了进去,最后那卤汁就放进了猪蹄那里。

“这些卤汁都是用了好材料熬出来的,不然也没有这么香,要是家里蒸了白米饭,这么浇上去,一口下去,美似神仙儿!”

“咕咚!”

有个孩子响亮的咽口水声音传来,王梅好气又好笑,自己接过那碗装着猪蹄的,其他的两个碗让孩子自己端着。

“上心点,要是半道上撒了小心你们的皮!”

孩子嘻嘻的笑了:“妈,不会,我自己摔了都不会让它撒了……”

小孩子欢快的声音传来。

让其他围着的小孩子送上羡慕的眼神。

家住附近的小孩子自这里开店那就别提了。

幸福又痛苦。

幸福是这么近,闻着那么香,店里有便宜的素菜,家里大人又不是铁石心肠,但是吃一次解解馋就算了,想天天吃?

那是做梦。

只有在孩子是在苦恼的时候,才会说舍下一些钱去买点。

很多人节省惯了,花一毛钱买卤味,然后要求送上多多的汁儿。

这种就会酌情给一点,只有花了五毛钱,才会送上一勺子,不然这送卤汁就要亏本了。

而且这里在学校区附近,有很多大学生,他们有补贴,偶尔来这边吃一顿不出格。

有学生就有教职工,他们很多人都得到了补偿,在卤味店和火锅店里来回横跳。

这里比国营饭店实惠、态度好,味道也没的说,吃的满意又自在,就成了常客。

比如刘恒波,他和他孙子两个人的厨艺都是一般般,做的菜能吃,但不好吃,俞向安这里开店了,他们爷两个隔三差五的就来这里,时不时的还打包外带。

第一个月结束的时候,俞向安盘点了一下。

她请了四个人,每个人月薪三十块,成本一百二十。

进货肉类五百余斤,成本五百。

素菜一千六百多斤,成本三百五。

调料杂项支出一百,成本合计一千零七十,收入累计收入二千二百三十八,净利润一千一百多。

是她月薪的十多倍。

而且这还是开始。

林川柏和她一起盘点的,看到这利润,都惊了。

八二年的一千多块月收入是什么概念?

相当多的工人一个月收入三四十。

临时工和一级工十多二十多。

假如在非繁华路段买个老破小,一千块也足够了。

不怪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入雨后春笋。

俞向安计划着,“接下来就可以弄起批发了,小摊车也可以,不过这个先推后。”

批发就是批发卤味给散户销售,她定一个价给他们,他们想自己卖多少,甚至自己定价都是自由的。

小摊车的利润很明显,店面地点在这里定的,但是小摊车它是流动的,去人流量多的地方,分分钟。

但是人手是一个问题。

她现在招收了四个人。

齐小惠,家住附近返城的知青,因为住不开,和丈夫一人带着一个孩子分别住在婆家娘家两边,找不到正式的工作,但为人勤勉爱干净,算数过关,动作利索,看着是个爽利人,现在负责卤味店,给人装盘打包收钱。

顾南风,同样是回城的知青,他是原配生的孩子,当初的工作给了后妈生的儿子,负责火锅店的收账、迎来送往。

魏福妮,回城知青,有儿有女,拖家带口,同样生活艰辛,火锅店和卤味店的服务员。

陆笑,才满十六岁的小伙子,跟着俞向安在厨房打杂。

现在的政策不允许私人招收超过六个人,很多人觉得超过了那就是资本家了。

所以俞向安暂时不打算再招收人手。